1 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研究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期刊推荐,国际出版

职称驿站学术导航
关闭职称驿站导航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公共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21-08-14浏览:31次

   摘要:协同创新能够补齐区域创新的短板,对区域及整个国家创新成果的产出极为重要。使用Gephi9.2软件生成2019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图,对协同创新网络进行分析;运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的方法探讨我国各区域创新资源发展情况及其对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我国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存在北京一个主中心和上海、广东等多个子中心,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实力呈现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征;(2)区域创新资源条件综合得分在地理分布上与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基本吻合,总體上对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呈现正向影响。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协同创新;创新合作网络;创新资源

  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j.issn.1003-8256.2021.02.0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外管理

  《中外管理》经济管理类刊物。介绍中外企业管理的理论和经验,研究企业面临的环境变化和新出台政策,探讨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中外管理》杂志是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具有专家级水准的企业管理专业杂志。

  0引言

  在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WIPO)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GII)中,中国连续两年排第14位。随着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增加,各区域紧密合作的重要性凸显,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强技术创新合作,创造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在创新知识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产学研合作作为组织间知识网络的一种形式,被视为非常重要的合作模式,有利于增强区域的活力,促进国家竞争力的提高。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区域创新进行了有益探讨。尤其在我国,自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一些省份尝试建立协同创新网络以期促进区域创新水平的提高,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也逐渐从对区域内部创新的研究逐渐转向对区域创新合作网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演讲中首次提出“协同创新”,多年过去,我国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成果如何?哪些因素影响我国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进程?本文将从区域创新资源的角度回答这两个问题。

  1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集群理论认为,一个地方存在相互联系的组织是竞争优势的来源,而在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中,区域间的相互联系是整个国家竞争优势的来源。区域创新依赖创新资源融入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能力,区域间的联系和互动可以促进隐性知识的溢出,因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变得越来越重要。当前学者们一般以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为研究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切入点,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数据包络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及构建“三螺旋”模型等。Teemu Makkonen等[1]构建了跨欧盟国家的协同创新分析框架来阐释跨区域协同创新系统,实证证明了该分析框架的可行性。Henry Etzkowitz[2]认为,产学研之间形成的合作网络和如今制度层面的根本变革构成了一个新的创新环境,产学研的“三螺旋”联系是新兴的生产模式,其目的是增强知识经济中的创新动力。Lawrence Dooley等[3]的研究发现,大学和产业组织之间的合作网络有利于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网络实体内部需要进行多层面的治理,以优化知识交流和技术创新的路径。Maksim Belitski等[4]认为产学研合作可以促进技术和知识的商业化,因此推动创业生态系统在教育领域的实施。Jinjuan Zang[5]从结构洞的角度研究网络位置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指出,不同类型的创新需要不同类型的资源,区域互补性的资源有利于创新主体打破思维惯性;研究发现,结构洞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探索性创新,但会对发展创新性产生负面影响。Barry Ferguson[6]认为,大部分创新是通过合作的方式实现的,区域中的各种要素组成是进行创新的重要决定因素,公共部门实施创新战略时应该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区域的资源条件和发展要素上。李美娟等[7]运用基于灰靶理论的动态评价方法,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协同发展能力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区域协同合作能力整体上还不够强。邓富民等[8]通过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协调度模型和区域协同创新管理熵模型对我国若干个经济发达城市进行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测度,为研究我国跨区域协同创新成果提供了有益参考。侯光文等[9]从社会网络的角度研究集群网络关系、知识获取和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集群创新网络的网络强度、网络稳定性等对企业创新绩效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范斐等[10]运用改进的DEA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探究区域协同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发现我国创新绩效的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王海花等[11]从邻近性角度出发研究邻近性对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发现地理邻近性和网络邻近性对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社会邻近性和技术邻近性对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会产生倒U型的影响。

  综上可知,关于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已经有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但是在研究的问题上,既有研究更侧重于对若干个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关于全国区域范围内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还比较少,尤其在对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的问题上,既有研究一般是从结构洞的角度和邻近性视角出发进行研究。但是无论研究的角度如何,要实现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离不开区域自身资源条件的支撑,而在关于内生增长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动态外部性通常被视为增长的引擎,让区域创新资源在协同创新网络中真正地“活”起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区域创新的风险和费用,实现区域创新资源应有的价值。本文从区域自身资源角度出发,探究区域创新资源条件对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以期从区域创新资源的角度为促进我国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建言献策。

  2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分析

  2.1指标度量与数据来源

  在区域范围内,有学者认为区域创新是创新行为嵌入区域系统的一个过程[12]。一些学者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将区域创新系统理解为位于某一个区域内的创新网络系统,其中企业和其他组织通过以嵌入性为特征的制度环境系统地参与互动和集体学习。现有研究通常选用专利授权数、专利申请数等指标,或者通过建立DEA投入产出模型来衡量区域创新绩效。借鉴Robert T.等[13]、Magdaniel等[14]做法,且考虑到所选指标的说服力和数据的可得性,将与区域创新有关的概念和衡量区域创新绩效的指标体系引申到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中,用跨区域专利申请数衡量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本文的跨区域专利申请数据通过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检索获得,检索的关键词为“集团、厂、公司、大学、学院、研究所、研究院、研究中心”,检索的时间跨度为“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筛选的专利范围为“中国发明申请、中国实用新型、中国外观设计”,地区依次选择我国除了港、澳、台地区以外的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本文所指的跨区域专利申请数包括总公司与跨区域的子公司之间的合作,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科学研究院”;跨区域的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合作,如“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和国网上海电力公司”,剔除自然人与产学研主体合作和不确定申请主体所在地的专利申请数据。根据以上检索要求对各个省区的专利数据进行,最终汇总得出31个省区2019年跨区域申请专利的数据,形成2019年全国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频率矩阵,详见表1。

  2.2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

  依据表1数据运用Gephi9.2软件生成2019年全国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图及结构数据,如图1和表2所示。图1中的31个节点表示各省区的相对地理位置,节点与节点之间有连接线表示两个区域存在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连接线的粗细表示合作频率的高低,连接线越粗表示合作的频率越高,反之越低。可以看出,北京是全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中心,同时有多个子中心,例如广东、上海、江苏和浙江等,这些中心地区在促进全国各地区的合作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呈现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征,华北、华中、东部沿海地区网络密度较大,显著高于西部和东北地区。区域的资源环境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因素,具有互补知识背景的主体是创新的关键,创新技术具有知识和技术相混合的复杂结构。

  

 

  从表2可以看出,网络图的边数量为189,说明我国31个省区中存在189条省域合作关系线,但是,连接线的粗细不同,表明区域之间合作创新的频率不同。北京与江苏、安徽、陕西等省份的合作频率较高,主要原因是产学研主体的总部大部分位于北京,且北京与这些省份的地理距离相对较近。现有研究表明,地理距离是影响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因素,地理距离近的区域之间更有可能实现跨区域协同创新。平均度为12.194,表示每个省份之间平均相互产生跨区域创新联系的省份数量为12.194。网络密度是协同创新网络的节点和边连接情况的特征,该协同创新网络的网络密度为0.406,表示平均每个省份在网络中均有0.406条联系,说明我国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完整性大致处于中等水平,还有提高网络密度的空间。平均加权度为74.968,表示平均每个省份有74.968项跨区域合作申请专利。平均聚类系数为0.668,表示在該网络中两个区域之间产生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系的概率为0.668,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凝聚力较好,但是仍有提升的空间,尤其是西部、东北地区的省份与其他省份的跨区域协同创新联系有待增强。

  3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影响因素

  3.1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进一步确定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我们把影响因素指标作为自变量,把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参考我国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指标体系以和相关研究实践,同时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的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如表3所示。部分数据来源于《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FDI数据来源于各省商务部和地区统计年鉴。由于西藏的部分变量数据缺失,故分析影响因素时只对全国30个省区进行分析。

  

 

  3.2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所有变量均已标准化,以消除数据量纲对实证研究的影响。对各指标进行VIF检验,VIF检验结果见表4。通常而言,VIF值大于10表示变量之间存在严重的线性相关性。表4中的检验结果表明,本文选择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极强的线性相关性。基于VIF检验结果,考虑到变量之间极强的线性相关性会导致线性回归模型参数估计不准确,且由于所选自变量指标对本文的研究来说都很重要,故不对其采用剔除的方法,而是运用因子分析消除多重共线性,其原理是:因子分析对每个变量进行方差极大的正交旋转,因子上的载荷会两极分化,这样就构建了潜在因子,增加因子的解释能力,解释能力强的因子可以代替原始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这样不仅消除了要放弃自变量指标的弊端,还能很好地消除多重共线性。

  3.3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评价

  对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进行评价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自变量提炼出解释能力强的主因子;第二步,对因变量、主因子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第三步,运用主因子得分计算出各省跨区域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的综合得分,根据综合得分对各区域的创新资源情况进行评价。

  3.3.1因子分析

  通过分析主因子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根据各主因子的综合得分进一步可获知各变量与原始因变量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把原变量记为X1,X2…Xm,把主因子记为F1,F2…Fm,X = AF +β,A为因子载荷矩阵a(ij),F为X的主因子,β为特殊因子。以上步骤在stata15.0中进行。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先对变量进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用于检验相关阵是否是单位阵,即各变量是否独立。它是以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为出发点,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零假设为:相关系数矩阵是一个单位阵。KMO值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结果见表5。KMO值为0.804,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的卡方值为1390.546,说明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特征值高于1的因子有三个,且这三个因子方差的累计贡献率为91.76%,说明信息的损失量较小,这三个因子能够很好地代表原始变量,因此提取这三个因子作为跨区域协同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指标,记为F1、F2、F3。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7。根据各个指标对这三个因子的载荷情况,结合每个主因子所代表的具体指标的共同特征,将F1、F2、F3分别命名为综合因子、信息经济水平因子和创新成果市场化因子。

  3.3.2多元回归分析

 

  从总体来看,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与区域自身资源条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创新成果市场化因子的回归系数的T值为8.16,P值为0.000,表明创新成果市场化因子所指向的技术市场成交额可以显著提高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技术市场成交额每提高一个单位,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则会相应提高约0.77个单位;综合因子的回归系数的T值为3.15,P值为0.004,表明综合因子所指向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R&D经费数等13项指标对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同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综合因子代表的指标包括经济、科研、对外开放水平等指标,其中,综合因子对GDP的解释力度为69.83%,说明经济规模对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属于一般显著,原因是我国经济的发展还不是创新驱动型的[15]。信息经济水平因子的回归系数的T值为2.94,P值为0.007,信息经濟水平因子代表的主要是互联网普及情况、居民消费、实际利用外资的数量等指标,说明区域的信息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重大。

 

  3.3.3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评价

  根据因子分析所衍生出的新变量F1、F2、F3的各主因子得分,由此得出各省跨区域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的综合得分:F = (78.23F1+ 7.56F2+ 5.97F3)/91.76(详见表9)。为便于分析,我们按综合得分的排名先后将30个省区划分为五个梯队,综合得分高于1的列为第一梯队,综合得分介于0到1之间的列为第二梯队,综合得分介于-0.2到0之间的列为第三梯队,综合得分介于-0.4到-0.2之间的列为第四梯队,综合得分介于-0.6到-0.4之间的列为第五梯队。在本文中,协同创新影响因素主要是指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条件,从总体上看,各区域的创新资源条件的综合得分基本与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图的分布特征相吻合,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省份拥有较好的跨区域协同创新资源条件,这些省份的各项区域创新资源条件表现俱佳。位于第一、第二梯队的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经济发展水平高,对外开放的时间早,消费对创新的拉动作用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环境下,沿海地区率先进行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转向创新驱动型,这些地区对创新的需求很大,从而促进了跨地区协同创新的发展。此外,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完善,高校云集,人才济济,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地区创新水平的提高,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上海在科技创新、交流服务等领域基本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经济发展方面达到世界较高水平,城市功能完善。同时也可以发现,福建、浙江的区域创新资源条件较好,但是跨区域合作专利申请数较少,说明福建、浙江未能充分发挥条件优势,跨区域协同创新的成果还不够理想。

  位于第三梯队的省份包括北京、天津、青海等,对比全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可以发现,北京、天津充分利用了自身的创新资源,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完整性较好,充分发挥了协同创新网络的辐射带动作用,取得了良好的跨区域协同创新成果;而处于同一创新资源条件水平的青海、宁夏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较低,主要原因是这两个地区的技术市场成交额较低,此外,这两个地区人口相对较少,高校数量很少,缺乏进行跨地区协同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技术市场成交额体现了创新成果的市场化水平,青海、宁夏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阻碍了创新成果以市场为导向的输出,在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

  位于第四、第五梯队的省份包括东北、西北、西南地区的省份,且数量较多。我国创新资源条件地区分布不均,主要体现为东部沿海地区、华北地区的区域创新资源条件较优,东北、西北、西南等边疆地区的区域创新资源条件较差。说明跨区域协同创新存在组织分工及共建脉络不清晰、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有限、信息共享程度低等方面的问题[16]。值得注意的是,武汉作为我国创新型城市的代表,湖北省的创新资源条件却位于第四梯队,主要原因是湖北省的R&D经费数、技术市场成交额处于全国的中等水平,与北京、广东、辽宁等地相比,湖北省的专利申请授权数较低,可能的原因是湖北省跨区域协同创新水平内部分布不均。云南、广西等省份的区域创新资源条件得分较低,主要原因是财政收入水平不高,科研经费支出较少,地方的优质高校数量屈指可数,区域创新外向度较低,因此这些省份的区域创新资源条件综合得分较低。高校林立、旅游业发达的四川,跨区域协同创新资源条件得分在全国的排名靠后,主要原因是四川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技术市场成交额指标处于全国的中等水平。另一方面,四川深处内陆,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对外服务功能欠佳,吸纳国际创新资源的能力和创新成果市场化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4对策建议

  总的来说,创新资源条件较优的区域当前的重点是想办法充分利用好本区域的创新资源,同时为创新资源条件较差的区域提供创新资源支持;创新资源条件较差的区域当前的重点是想办法吸纳更多的创新资源,积极开辟与创新资源条件较优的区域进行合作创新的渠道;国家从多个方面做好宏观调控,因势利导,促进以上两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

  4.1国家层面:全面构建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保障机制

  国家层面要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制度环境在促进跨区域创新合作的顺利开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7]。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创新区域间管理体制,通过制定政策和机制指引,促进区域政策一体化,为创新合作创造良好环境[18]。每个地区都存在异质性资源,国家要以长远的眼光进行统筹设计,实施差异化的创新发展策略,一方面要促进异质性资源的流动,另一方面要合理分工,最大程度降低创新合作的成本。设立跨区域的协同创新行政管理部门,积极推动跨区域信息平台建设和推广运用工作,进行跨区域合作创新的路径引导,开展跨地区联合创新宣传活动,促进各地区合作;通过电子政务、会议论坛等手段实现跨区域合作创新的交流和对话,促进各区域异质性创新资源的跨区域流动。

  财政是科技资金的主要来源,国家要持续加强财政科技投入,完善协同创新网络边缘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其引进技术、设备、人才、信息等重要创新要素。通过财政支持、税收补贴、信贷优惠等财政、金融手段,为创新成果的市场化产出提供资金支持。

  Hemin Song等[19]发现,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政府绩效导向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把跨区域协同创新成果以适当的比重纳入地方政绩考核体系,通过绩效考核的策略性措施促进地区的跨区域协同创新。

  完善区域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形成创新能力提供文化背景和动力支持。前文的研究发现,我国多个省份都存在创新成果市场化产出较弱的问题,因此,要努力构建动态竞争型市场结构,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的市场化产出提供市场保障。

  4.2区域层面:不同区域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在对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进行评价之后,可以发现我国每个区域的创新资源发展情况不同,要遵循区域发展的客观规律,每个区域的创新发展战略应该因地制宜。

  处于协同创新网络中心地位的省份应利用其区位优势,通过与更多省份建立创新联系,扩大创新的影响范围,增加创新资源的广度和深度,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增强互利互惠的意识。比如,北京的科技战略布局应坚持服务全国战略与支撑首都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科技信息资源优势,有效对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提升持续创新能力。处于中心和子中心地位的区域是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架构的首要支撑,上海、江苏、广东等地,地理位置优越,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科技创新能力、交通通达能力,各协同创新网络的子中心区域应强化与北京之间的有效对接,率先实现跨区域协同创新基础设施的有效共享。上海、江苏、广东等地应该突出其在国家层面的战略价值,聚焦社会需求,树立创新型、服务型、枢纽型的新功能理念,通过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来全面提升区域的綜合承载力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当前处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子中心地位的省份都能较大程度地利用好区域创新资源。而山东、福建、浙江等地的创新资源发展情况较好,却未得到有效利用。在中国通信信息研究院公布的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区”名单中可以发现,我国的工业百强区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可见我国东部沿海省份拥有雄厚的工业实力。东部沿海地区应强化科技转化创新、产业创新、吸收引进再创新,加快产业结构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步伐。

  中国创新产业的发展不可能“脱实向虚”,东北地区的省份要加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建立以服务型经济和创新型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为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产业支撑。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创新资源匹配情况,实行处于网络中心地位的区域对处于网络边缘地位的区域的“点对点”合作帮扶政策,打破条块分割、相互脱节、彼此隔离的局面。

  中西部省份如四川、重庆等,要适应区域发展战略和内陆开放的时代要求,提高经济外向度水平,在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让区域迸发国际化的新鲜活力。一般而言,社会互动的条件越方便,迸发创新想法和区域间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大。中西部省份应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继丝绸之路经济带之后的又一伟大的基建工程,这一工程将为途经地区带来庞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不同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水平和开发开放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为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创造良好的资源要素条件。广西、云南、海南等省份,一方面要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利用位于我国西南门户的地理优势,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引进更多的国际创新资源,同时,要清除协同创新的障碍,为与其他地区创新合作开拓新路径。青海、西藏、新疆等省份人口相对较少,但这不等于没有创新需求,要从区域特色产业的角度出发,挖掘创新需求。青海、西藏属于我国的高寒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重中之重,开辟与科技发达地区的合作渠道,实现科技与生态的融合,完成好国家的重大生态保护项目。

  我国华北、华中的省份,如河北、天津、湖北等,拥有良好的资源禀赋和地理区位,但是这些省份对区域创新资源的利用率还不够高,这些地区应更加积极地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增多对科研难题的立项,帮助国家取得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做到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能力与区域创新资源实力相匹配。

  5结论

  为了解我国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现状,本文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技术检索系统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利申请数据进行检索,筛选出各省区跨区域专利申请的数据,并将此作为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衡量指标。运用Gephi9.2软件生成2019年我国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图,分析我国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情况。构建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的方法找出影响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我国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东北、西部地区的创新动力不足,协同创新网络的完整性有待增强。区域自身资源条件对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影响显著,有鉴于此,本文在国家层面和地区层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更好地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参考文献:

  [1]MAKKONEN T, WEIDENFELD A, WILLIAMS A M. Cross゜order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J].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 2017, 108(6): 805-820.

  [2]ETZKOWITZ H . The triple helix: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J]. Journal of Knowledge-based Innovation in China, 2011, 3(2):76-90.

  [3]DOOLEY L,GUBBINS C.Inter-organisational knowledge networks: synthesising dialectic tensions of university-industry knowledge discovery [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19, 23(10): 2113-2134.

  [4]BELITSKIM,HERONK.Expanding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cosystem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 2017, 36(2): 163-177.

  [5]ZANGJJ.Structuralholes,exploratoryinnovationand exploitative innovation [J]. Management. 2018: 1682-1695.

  [6]FERGUSON B. Adjusting to change: The role of innovation in competing for influence[M]. Canberra: ANU Press , 2019: 353-376.

  [7]李美娟,魏寅坤,徐林明.基于灰靶理论的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动态评价与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7, 38(8): 122-132.

  [8]邓富民,张金光,梁学栋.基于协调度-管理熵的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测度[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 31(5): 113-117.

  [9]侯光文,薛惠锋.集群网络关系、知识获取与协同创新绩效[J].科研管理, 2017, 38(4): 1-9.

  [10]范斐,连欢,王雪利,等.区域协同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地理科学, 2020, 40(2): 165-172.

  [11]王海花,王蒙怡,孙银建.多维邻近性对我国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影响:静态与动态双重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36(2): 44-50.

  [12] DOLOREUX D. What should we know about 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J]. Technology in Society. 2002, 24(3): 243-263.

  [13] BURRUS R T , GRAHAM J E , JONES A T . Regional innov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8, 88(7):357-362.

  [14] MAGDANIEL F T D J C , HEIJER A C D , JONGE H D . The locations of innovation described through thirty-nine techcampuses[J]. Competitiveness Review: 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Journal , 2018, 28(1):58-74.

  [15]蔣伏心,华冬芳,胡潇.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 2015(5): 64-72.

  [16]王骏飞,姜颖,付明.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构建[J].商业经济研究, 2020(1): 131-134.

  [17]高建新.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3, 33(10): 74-78.

  [18]何雪莹.区域创新合作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空间效应的视角[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20.

  [19] SONG H M, ZHANG Y Y, TIAN M, et al. Culture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 exploration in China [J]. 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 2019, 13(2): 397-420.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ross-Regional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novation Resources

  WANG Weimeng,CHENG Yue(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0, China)

  Abstract: Cross-region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an complement the weak points of regional innovation, which is crucial to regional and national innovation output. In this paper, Gephi9.2 software was used to generate a map of the cross-regional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of 31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in China in 2019 and analyze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At the same time, it uses factor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method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novation resources in each region and its impact on crossregional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e result of research show that: (1) Chinas cross-region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has a main center in Beijing and a number of sub-centers in Shanghai and Guangdong. The cross-region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trength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is characterized by uneven regional development. (2)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of regional innovation resource conditions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cross-region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in terms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ross-region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in general.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innovation collaboration network;innovation resources

《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文章地址: https://m.zhichengyz.com/p-45286

相关内容推荐
一定不能错过!4本见刊快录用高的核心期刊推荐,覆盖多学科
oa sci生物类期刊有哪些?推荐10本
会计著作副主编评高级会计职称有用吗
肠道免疫相关的SCI期刊推荐9本
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定要发论文还是出版著作
41本民族学与文学方向AMI收录期刊
土木工程2区sci期刊推荐9本
A类核心学术论文难发吗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