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药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5-03-09浏览:47次
摘要:探讨了精神医学与中医学的相似性,认为二者在研究对象的特点、对医生主观经验的重视程度、疾病诊疗的灵活性、医患关系的人文性、研究方法的间接性五方面相似。并提出中医应考虑更多地向精神医学,而不是向传统的生物医学借鉴;应考虑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还原中医的原生特点,而不为量化研究所困。
关键词:核心期刊发表,精神医学,中医学,整体医学
长期以来中医处于被评价的地位,研究者往往试图把中医纳入到西医的框架中加以说明,以证明中医的科学性。认为中医应当通过充分学习西方医学的研究策略、诊治策略,进而实现科学化。但这种思路并未有助于西方人理解中医思维的特殊性,同时,中医自身的特点与优势还在向西医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被极大地削弱,如中医辨证的概念被偷换,中医诊断观察注意的范围被局限,中医诊断的技术精度被干扰,中医的临床思路通道被阻断,中医诊治被简化等,实际上,中医临床思维被西医思维造成了负迁移。中医似乎更需要立足于中医临床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科学化,现代科学方法论并不完全适合于中医的研究在当前西方医学向整体医学转型的背景下,笔者认为,中医研究应更专注于中医自身的原生内容;当前应关注精神医学研究思路、策略与方法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基于精神医学对整体医学的重要影响,以及精神医学与中医学的相似性,本文强调在西方医学体系中中医与精神医学的特征更为接近;另一方面,透过精神医学在西方文化中的特殊作用,将有助于西方文化体系理解而不是简单地评价中医,促进中医向世界的传播。
1 精神医学在西方医学体系中的地位
精神医学在西方医学体系中确立的时间较迟,并且由于其早期对精神障碍的治疗缺乏必要的药物与方法,长期以来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这种情况直到克雷佩林与弗洛伊德的开创性工作,精神医学才逐步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发展成熟,并在70年代后推动了心身医学的出现。当前,精神医学已经成为西方医学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然而,作为一种以描述性症状为诊断核心的医学体系,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来看,几乎是一个异类。精神障碍常常缺乏足够的生理、生化证据,因此,在临床实践中,主要还是以医生观察到的精神症状为核心进行诊断。这与传统西方生物医学模式所强调的生理、生化证据作为诊断金标准的特点相悖。因此,早期精神医学由于缺乏精确性,在主流医学界中并不受重视,其地位一直受到质疑。进入20世纪,随着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引入,脑科学的发展,以及抗精神疾病药物的发明,精神医学逐步与生物医学整合:一方面,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形成与归因中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受到传统生物医学研究人员的重视;另一方面,对于精神医学来说,借助于生物医学(特别是脑科学)的进步所带来的研究方法革新,探索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基础正成为热点。这种研究策略上的变化进一步推动了西方医学从传统的生物医学向当代心身医学的演变。可以说,心身医学的出现,实际上是西方传统生物医学与精神医学相互影响、相互整合的结果。
目前,整体医学越来越受到国内中医学者的关注[5],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整体医学产生于西方医学内部,是西方医学的一种自然延伸,是一种建立在二分的哲学基础之上的整体观。心身医学与中医整体观是建立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医学观点,其本质上并不能通融。心身医学的出现为西方理解中医提供了一条有益的通路。这条通路的建立,不在于中医的传统思想是否符合心身医学的思路,或者心身医学是否符合中医的思路,而在于透过心身医学观念,西方人更有可能理解中医。如果将西方医学区分为传统生物医学与精神医学,那么,中医学的特点更接近于精神医学。
2 中医学与精神医学的相似性
2.1研究对象的描述性
中医无论望、闻、问、切四诊的资料收集过程,还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其基础都是对人体生命现象的描述,很难被完全量化。例如,中医的症概念包括了患者主观感觉到单个症状,亦包括了能被客观发现的体征,并且,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一种特异性指标可以来标识这些中医诊疗的重要指标.因此,中医常常被人认为是模糊性的科学,难以量化,因此,难以成为真正的科学与此类似,在精神医学中,也很难找到一个精确的量化指标来对情绪、认知还是其他方面的精神症状进行标识。我们可以说某某患上了抑郁症、焦虑症,却很难对其焦虑或抑郁的症状本身进行量化。因此,精神医学在早期亦一直被主流的西方医学所轻视。直到二战后,精神医学才随着研究方法的进步而逐步得到重视。当今,精神医学中的许多关于精神疾病的理念已经通过整体医学模式的建立而对传统的生物医学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影响。
2.2对医生主观经验的重视传统中医在诊断上对医生主观经验极为重视。所谓望、闻、问、切四诊,以及通达实时,三因制宜的辨证,都强调医生的主观经验。在中医师看来,通过四诊所获得的诊断信息,必须要经过辨证才能够作为最终的诊断依据。因为证会因时、因境而不断变化、流动,同一种证因为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可以出现不同的变化,甚至可以出现变证坏证等,所以在诊断上,主观经验十分重要。在这一点上,与传统生物医学强调将仪器设备的测量结果作为医学诊断基本依据的特点完全不同。虽然近年来仪器设备在中医诊疗过程中也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四诊、辨证仍然是~个中医师所依据的最为重要的信息来源。
与此相似的是精神医学的诊断。虽然现在发展了许多量化的临床量表来辅助诊断,但由于人类心理的特殊性,在精神医学的诊断中,医生的主观经验与临床评估过 程仍然是最重要的诊断依据。例如,在诊断上,精神医生一定要见到患者本人,然后根据与患者接触的过程,才能更准确判断患者的情况。仅仅依据临床生物医学检验的结果,是无法做出有效的精神医学诊断的。由于大多数精神障碍并未发现有明确的生物学指标,因此,时至今日,精神医学的诊断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医生的主观经验。然而,这一特点并没有妨碍精神医学的科学研究进程,以及对当代西方医学的深远影响。
2.3疾病诊疗的灵活性中医在疾病的诊疗上极具灵活性。传统医案中常见一些症状表现相似,但却因病因不同而使用完全不同的治疗策略和方案。例如,同样是感冒症状,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在诊疗上就可能完全相异。实际上,疾病诊疗上的机变是中医能够适应各种未知场景的重要原因。
历史上中医流派众多,历代医家各有所长,对中医诊疗的看法不一,这也使部分学者认为,有必要统一中医认识,统一辨证纲领,然而,中医治疗效果之特色实质上亦在于这种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正代表着中医的灵活性,这是中医的根本之一。因时、因境、因机而变,本来就是中医生存的基础之一。
传统生物医学强调严格的治疗流程,标准化的治疗方法。然而,精神医学却是个另类。在精神医学的治疗方法中,在药物使用上,与传统生物医学一样,十分强调标准化的治疗方法;然而,在心理治疗上,却极具灵活性。与中医相似,当前较成熟的心理治疗方法不下种,其指导理论与治疗手法各异。虽然各种流派都有自己基本的治疗理念与程序,但都能在整合治疗的旗帜下统一起来,共同服务于精神障碍患者。因此,在精神障碍的治疗中,医学专家、临床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精神科护士等是共同工作、相互协作的。在具体治疗中亦十分强调灵活性,强调治疗方法与患者的匹配性。在精神医学,特别是心理治疗中,治疗师们更强调没有合适的治疗理论,而只有适应患者的方法。
2.4医患关系的人文性医者,仁术也,人文精神是中医的本质之一。历代医家都极其重视人文精神。唐代孙思邈就在其所着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强调了所谓大医所应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精湛的技术(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与高尚的道德修养(见彼苦恼,若已有之)。中医十分强调用人文精神来观照患者的治疗。在中医看来,不能够按照仁的态度来对待患者的医者,只是术士,而不是真正的医生。
与传统生物医学相比,精神医学更重视患者与医生间的互动,并认为良好的医患互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精神医学和心理学的长足进步,人们已经发现。不仅在精神障碍的治疗中,实际上,在内、外各科疾病的治疗中,心理因素都是影响治疗效果 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个原因。医学治疗中,精神、心理因素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相关理论已经成为西方医学生培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㈨。
2.5研究方法的间接性由于研究对象的特点,中医的传统研究方法更重视质的描述,而不像生物医学那样重视量的精确性。然而,面对近代生物医学革命,这已经成为中医学被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少研究者试图从生物医学角度对此进行探讨,如有研究者提出可以考虑从证候的表型结合推导相关的生物分子网络,然后预测临床上证候的微观指标(网络标志),但即使如此,用西方生物医学思路来研究中医存在诸多困境。
对精神医学来说,多数精神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虽然遗传因素在精神障碍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多属由多个微效基因协同并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因此,在当前精神障碍的研究中,研究者更强调从生物、心理、社会多角度对精神障碍进行研究与实践。
3精神医学对中医研究的启示
3.1 立足中医自身特色,在研究策略上向精神医学学习从精神医学的发展史来看,精神医学是西方传统生物医学体系中的另类。然而,经过长期的斗争与发展,精神医学已经成为西方传统生物医学的重要补充。如前所述,在西方医学体系中,精神医学与中医学更为接近。
从本质上来看,由于哲学基础的不同,中西医并不能完全通融。两种医学需要的是更多的相互理解。这就像隔岸观火,中西方分别在河的两岸,双方语言不通,文化不同,只能用手势来表达意义。然而,西方人说,你如果不用科学的方法,我们听不懂;而东方人则说,如果仅用科学的方法,我们说不清。于是双方都只好按照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对方的实力到底到了伺种程度。虽然有部分内容可能相似,但其实质却难于靠近。精神医学的出现与壮大,计我们看到一种希望,那就是,两岸的入现在找到了一个中介,或者说一个翻译。
虽然翻译不一定能够准确、完整地翻译出双方的真实想法,但却较原来只能通过手势来说话进步了许多。因此,笔者认为,中医学应该多向精神医学,而不是传统生物医学借鉴。然后透过精神医学的策略去帮助西方人了解中医、认知中医,进而促进双方的沟通与整合。
3.2 尊重中医模糊性的特点,还原中医本质精神医学的发展与演变史表明,模糊性对象是可以得到科学化研究的。不能充分量化的精神医学在一种间接性量化(如通过症状描述或操作性定义)的框架下不断取得其科学地位。而相对应的,也不能充分量化的中医却在不断被坚持西方生物医学传统的研究者所抨 击。其典型的观点认为,历代中医学有发展而无重大突破的原因在于:中医的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等学说太笼统模糊,难以进行定量分析,缺乏如器官以下的细胞、分子、粒子水平的认识理论。上述观点过于强调西方传统生物医学的量化观点,却忽略了中医与西方传统生物医学的差异。因此,不能用西方传统的量化观点来约束本身就以模糊性为其特点的中医研究。
其实近代精神医学从产生的第一天开始就是模糊的,其研究对象从克雷佩林开始就是描述性的,而不是病理性的。然而,精神医学在其研究过程中却十分尊重这种描述性特点:一方面不排斥量化研究,另一方面,亦通过准量化的方式或非量化的力式来展开研究。这给精神医学的发展开拓了更宽阔的空间。严格的量化并未成为限制甚至取消其研究的因素。
精神医学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视野,即模糊性对象仍然可能在科学的框架下获得研究。因此,我们似乎应当还原中医的本质特点,而不是强扭着要改变中医的研究对象。尊重中医本身的特点,方能对中医未来的发展有真正的助益。
3.3尊重中医诊疗的灵活性,重塑中医机变传统灵活性一直是精神医学所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
精神障碍患者差异非常大,并且经常出现共病现象。因此,需要治疗者在治疗中具备灵活性。实际上,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社会阶层等诸因素都会影响到从发病到疾病的转归等各方面。长期的研究已经使临床工作者(传统生物医学以及精神医学)越来越倾向于从生物、心理、社会等角度展开整体治疗。这种趋势从临床发端,已经拓展到从医疗人员的培养,临床治疗策略,以及科学研究等诸多领域。特别在心理治疗领域,虽流派众多,但却能做到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灵活性亦是中医诊疗的核心内容之一。因为流派、经验的不同,中医师辨证存在诸多差异,这使不同中医师之间辨证的一致性很差。有入因此而批评中医的灵活性,并认为这种特点让医者在临床活动中无所适从,让研究者无法量化。然而,如果失去这种灵活性,则中医的精神何在?中医辨证本身就是不断强调在治疗时一定要根据当时患者及环境的实际情况而对诊疗过程进行调整,以更好地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四诊等无不是因时、因境、因势而变的。如果灵活性是中医的一大特色,那么为什么不去关注这种灵活性如何获得治疗效果?这种灵活性是否存在内在的规律?如果我们首先用规范化去否定中医自身的特色,就失去了探讨这种灵活性的内在本质的机会。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否可以借鉴精神医学的特点,通过还原而不是否定诊疗过程中的灵活性,进而对这种灵活性本身进行研究,以探索其精髓
3.4重视中医人文精神研究,促进中医整体观念发展整体医学使西方传统生物医学开始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对躯体疾病治疗的意义与价值。人文关怀在这股浪潮中得到了充分重视。医疗界开始普遍接受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形成、治疗及转归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医生的态度与患者康复的相互关系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人们普遍注意到精神心理因素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意义。以至于国外许多医学院校已经在医学生的培养中将心理学相关课程列为必修内容,以期强化医学生对人文、心理因素的重视。
实际上,中医从诞生之日开始就一直将人文精神列为中医的核心内容之一。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序》中说: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于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如果结合中医养生观点,则中医人文思想实际上浓缩于中医的整个诊疗过程。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意味着人文精神不仅对医者个人修养重要,同时亦是个人养生的关键。
实际上,西方医学借心身医学将精神、心理因素贯彻到了生物医学治疗的各个方面,从而促成了当今心身医学的推广。
3.5经验性是合理的:还原中医经验积累的传统精神医学治疗的经验,特别是心理治疗的经验大多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一个临床心理学家的培养,往往需要持续数年,在有经验的督导指导下学习临床实践之后才能得到认可。在临床心理学家看来,心理临床经验并不是书本能够学到的,它必须要经由实践和督导的过程。虽然临床心理领域因流派不同,其理论、方法均有所差异。但对口传心授式的督导的重视程度却是相同的。在近百年的心理治疗发展史中,心理临床督导已经成为专业人员成长与发展的必经之路。
中医师的培养过程与此类似,即也需要一个类似于师承的过程。历代名医大多有师承的经历。中医教育历来强调师承过程的重要性。并认为这是培养中医师最重要的渠道。如果精神医学能够对督导的过程、效用等进行科学研究,那么中医也应该能够用这些方法来发掘中医临床经验累积中的科学因素。
参考文献
[1]王瑞祥,周扬。从中西医的历史发展看中医现代化[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0):127l 1272.
[2]孙泽庭,聂正怀,邓崇平。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3):77 79.
[3]郑家贵。中医临床思维西化的认知心理学分析E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3):176-179.
[4]李成卫。试论中医学的构建与发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3-8.
[5]刘家强,王大鹏,王米渠。论整体医学对中医学未来发展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8,18(5):1251 1252.
[6]郭小青,孙长清,韩丽萍。症、证、病等中医诊断基本概念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医药,2005,25(6):57-59.
[7]邱鸿钟。中医证本质的现象学分析口].中医研究,2010,23(7):1-3.
[8]任明,高秀梅。动物实验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局限和展望[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0):820 821.
[9]王文奎,王峰,王岭。中医的渊源和对中医学发展的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2006,8(4):1-11.
[10]李梢。中医需要探索新的临床研究模式--兼答王强同志[J].巾医杂志,2010,51(7):658-659.
[11]岳伟华。常见精神障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回顾和展望口].巾华精神科杂志,2011,44(2):65 69.
[12]古丽扎,阿提阚。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7):185-186.
[13]周路红,刘润兰。古医籍书名与古代医学家的人文精神考[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2):71 72.
《核心期刊发表中医学与精神医学的对比》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核心期刊发表中医学与精神医学的对比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