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基础医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5-05-16浏览:23次
《中国临床研究》 (原名《中国厂矿医学》)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家卫生和计划教育委员会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于1988年创刊《中国厂矿医学》杂志,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2010年起正式更名为《中国临床研究》,全国公开发行,月刊,大16开,每月20日出版。《中国临床研究》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及优秀出版质量获奖期刊,江苏省自然科学一级期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数据库收录期刊。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虽然目前对于农村居民超重、肥胖以及相关慢性病的调查研究以及逐步开展,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足指出,而且相关的教育宣传工作力度仍然不够。为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减少超重肥胖以及相关慢性病的发生,要依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健康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宣传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理念。提高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超重和肥胖,以减少慢性病危险因素,以降低慢性病的发生及死亡,提高居民的生存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饮食结构的转化以及生活方式趋向静态的变化,使得全球超重或肥胖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中国近10年超重和肥胖人群不断扩大。随着肥胖患病率的增多,与肥胖相关的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等的患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1-2]。肥胖不仅是一种危害健康的慢性病,而且超重和肥胖与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社会心理障碍的危险因素及其聚集密切相关[3]。据估计,在西方国家,与肥胖有关的医疗支出达到了总医疗支出的2%-8%,超重与肥胖成为导致早死、致残、影响生命质量和增加各国财政负担重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肥胖已被列为世界上第6位影响全人类疾病负担的危险因素[4-5]。本文就肥胖与超重的影响因素及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农村居民,超重,慢性病,医学高级职称论文发表
1.超重和肥胖的原因
超重和肥胖有多种影响因素,其中遗传和环境是影响肥胖发生的因素,后天环境(特别是膳食和行为因素)的影响更为重要。不同种族和性别的人,由于遗传、内分泌因素的不同会产生体形方面的差异;年龄的影响表现在肥胖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同时,超重和肥胖还受到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文化传统、体力活动和行为危险因素的影响[6]。近年来,对肥胖的研究逐渐深入,在流行病学、神经内分泌以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对于肥胖发生的确切的分子遗传学、神经内分泌机制仍未完全阐明。能量摄入过多、脂肪供给量过多一直是肥胖的首要原因,因为农活多为体力劳动,农民中普遍认为“能吃才能干”,而且认为“大鱼大肉就是好饭”。这些观念的存在,导致了农民在日常饮食中的不良饮食习惯,往往摄入过多的能量和脂肪,以致出现超重和肥胖。王晓波等人利用2002年河北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分析河北省农村成人超重肥胖的现状[7]。共调查2315人,超重、肥胖的粗患病率分别为30.7%和15.8%。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主要为能量摄入过多、脂肪供给量过多。研究还指出,静态体力劳动也是导致超重、肥胖的一个影响因素。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许多农业劳动都被机械所替代,农民的劳动负担逐渐减轻。在其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能力的同时,体力劳动的强度却降低了,多为静态的体力劳动,这也成为其超重和肥胖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村是医疗卫生保健的薄弱环节,农民的健康保健意识较弱,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超重、肥胖现象也日益普遍,与之相关的慢性疾病也随之增多。为探讨农村超重、肥胖以及相关慢性病的关系,许多学者开展了调查研究。
2.农村超重、肥胖与相关慢性病研究现状
2.1超重、肥胖导致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上升众多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是农村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在山东省农村患病情况较严重,处于较高水平,且与高血压、糖尿病关系密切,马吉祥、郭晓雷等对山东省中西部农村25岁以上人群的超重、肥胖与相关慢性病开展调查[8-9],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共调查16388人。研究结果显示: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的粗患病率分别为35.28%,15.31%,和40.63%。超重与肥胖人群比例为2.3:1。糖尿病患病率为4.27%,高血压患病率为43.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和高血压患病率随BMI和腰围的增加而升高。经分层分析,高血压患病率随BMI和腰围增加而升高,糖尿病患病率随腰围增加而升高,随BMI增加,糖尿病患病率并无上升。另外,刘瑛等对银川农村居民开展调查研究后指出[10],高血压与肥胖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现,母亲患高血压者,其高血压合并肥胖的危险远远高于母亲正常者,而父母患肥胖着,其高血压概率较高。
2.2超重、肥胖与血脂异常的密切相关超重和肥胖也是农村居民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在孙献周对探讨河南农村居民肥胖患病率血脂异常的关系的调查中发现[11]:调查对象的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随着体质指数(BMI)的增加呈升高的趋势,其中腹型肥胖者的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均高于正常对照人群。提示无论是全身性肥胖还是腹型肥胖均与血脂异常发病密切相关,肥胖者易出现血脂异常。金莉子、马英东等对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农村居民超重和肥胖情况进行分析后指出[12]:风险分析结果显示,超重和肥胖与血脂异常紧密相关,超重、肥胖者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醋的患病率均高于非超重、肥胖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R值为3.100、2.200)。
2.3超重与肥胖与多种慢性病的有关肥胖本身是一种慢性病,而超重与肥胖不仅能够导致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血脂异常,而且又是许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可以导致多种慢性病的发生。WHO调查报告指出[13]:肥胖可高度增加胆囊疾病、II型糖尿病、血脂混乱、高血压、骨关节炎、代谢综合症等危险性;中度增加心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危险性;轻度增加某些癌症、生殖激素异常多囊卵巢综合症、生殖力下降等疾病。
2.4超重与肥胖的危险因素研究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张宝马等对扬州市农村社区人群开展调查后指出[14]:生理因素(年龄、绝经),遗传因素(肥胖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膳食因素(烧菜放糖、吃肉类型),社会经济因素(家庭收入、婚姻状况),文化因素(文化程度),行为、心理因素(饮酒、生活满意度、生活紧张度、睡眠质量)均是肥胖超重的危险因素。金莉子的研究中也指出[12],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农村居民的年龄、文化程度、静坐时间、工作强度和每周轻度运动次数,其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且不同的性别影响因素不一样。
3.总结
众多调查显示[15-20],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五种疾病,西方一些国家称这组疾病为X综合征(或称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也有人称其为富裕型疾病[21]。超重、肥胖及腹型肥胖人群的血压、血糖和血脂的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组,通过统计学的方法调整年龄、性别、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活方式因素,与体重正常人群比较,超重、肥胖及腹型肥胖人群发生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血糖升高的危险性均较正常人群高。也提示超重、肥胖着均易患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
过去的研究认为,超重和肥胖是与经济条件、生活密切相关的疾病,多发生在经济条件好、生活水平高的地区[22-24]。所以在经济欠发达、生活水平低的农村地区,超重、肥胖的患病情况相对并不被重视。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农村超重和肥胖也成为众多研究者所关注的热点[25-26]
《高级职称论文核心期刊发表农村居民超重、肥胖与相关慢性病的关系》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