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中国古代城市与园林的理水空间特征及关系探讨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期刊推荐,国际出版

职称驿站学术导航
关闭职称驿站导航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中国古代城市与园林的理水空间特征及关系探讨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环境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8-08-09浏览:71次

   基于园林、城市、水体三者空间关系,阐述中国古代城市与园林的三大理水思想。 然后采用“ 由宏观整体到微观局部”的研究方法,从“‘城市和园林’与水系关系” 角度探讨古代城市与园林的“ 选址和山水空间格局” 特点,再从“水系本体”角度研究城市与园林的水系空间布局特征,为现代城市水系规划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浙江园林

  《浙江园林》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古代城市产生和发展依托于水系,城市用地建设伴随着古典自然山水园的营建活动,带动水系改造活动,促进水系空间形态的不断演化,由点到面、融合于全城,融合于城市发展全程。由此可见,城市、园林、水系三位一体,综合探讨古代城市、园林、水系空间布局显得尤其重要。 但诸多文章往往在研究城市与水系时忽略了园林水系内容,或研究园林水系时忽略了城市水系内容。本文从城市与园林的水系营造思想作为切入点,从整体与个体角度综合考虑“ 城、园、水” 关系和理水空间特征。

  1 中国古代城市与园林水系的营造哲学思想

  我国古代城市与园林营建以“ 生存观、风水学、‘天人合一、因地制宜”哲学思想为宗旨。

  1.1 生存观

  农业社会的人类生存依赖于自然山水提供的物质之利,城市一般诞生于靠近河流的农业发达地区,这种依山而建、临水而居的依山伴水模式,既易于提供藏风得水的理想居住场所,又拥有“田 -山 -水” 自然资源和优美园林景观,具有可耕种、可狩猎、可捕捞、可娱乐之自然优势;同时拥有黄金水道、便于水陆交通,又因山、水是天然的防御要塞,满足设险防卫的需求。

  1.2 理水风水学

  理水风水学体现 “一水带三山” 的城市理水和 “一池三山”的园林理水模式,二者都要求依山傍水。 其中“一水带三山” 模式以城市周围三面环山作为天然屏障,水蜿蜒曲折环绕于住宅周围,水脉有源并缓缓流出,藏露合宜、欲扬先抑,被山水环绕的“ 穴” 位因易于藏风得水而适宜建设住宅。 而“一池三山”的园林理水模式,源自对长生不老的神仙意境的追求,采用模仿自然“ 水中设岛”的山水格局,也是一个“ 藏风显水” 的场所。风水学理水方法对中国古代城市住宅建设的影响深远,直至今日。

  1.3 “天人合一”与“因地制宜”形态思想

  古代城市与园林理水表现为因地制宜、象天法地,在“天人合一” 整体观影响下,理水注重从整体层面处理“人、水、城” 关系,应用“ 因地制宜”的形态法则,强调城市建设、园林营造应结合地理条件,正如造园家计成在《 园冶》 中提到“ 相土尝水、因地制宜” 地造园, 又如管仲在 《 管子 · 乘马》 中提出:“ 因天材,就地利,城廓不必中规矩。

  中国古代城市与园林的水系本体空间格局

  我国大多数古城水系显现“ 城壕环绕、河道穿城、湖池散布” 的布局形式[6] 。 城壕与城内的河道、城外的自然河道相接,如“明南京城以秦淮河为内外城壕,与城外长江相通”。 具体特点如下:一,城壕一重或多重绕城外围布局,用于收纳城内雨污水和固守城池;二,河道,条形水道的总称,包括河街、水巷、河渠或下水道,将城内划分为若干排水区,增加了水网密度。河街把河水引入城中,与大街并列,方便城市用水、防火、交通。 水巷比河街小,与河道纵横交错布局,可供居民洗衣、洗菜之用。 苏州、嘉兴水系布局就是典型例子。 河渠或下水道,排污之用,如唐长安的街道两侧有与街平行的水沟,巷道下有排水暗渠与明沟相通,构成纵横交织的水网[7] ;三,湖池,分布于街区中,数量众多,面积一般不大,尺度与城墙、街区空间相适应,并与环壕河道相连或不连,如赣州菏泽古城、开封城内水体星罗棋布,均匀“ 镶嵌”于城市街区中,处于街区的低洼地带[7] 。 整体水系内外相通,人工与自然混合,显现“ 点 -线 -面-网”的空间结构(见图 1)。

  古代城市的水利不但要利用和改造天然水体,还要开辟新水源,修建供水、引水工程,引水进城促进了自然水系与城市水网的融合(见图 1、5)[8] 。 如自然水系发达的北京古城,经过各个朝代对自然水系的改造利用,建设了水利工程系统,形成了优美的水道、湖泊,构成了城市水景和以帝王苑囿为主的山水园林。这也说明水系影响着城市和园林选址,并说明园林水系是城市水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作为中国古代城市水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古典园林水系,水体形态包括规则式和自然式。首先,规则式水体多见于皇家园林水系中的大水体,比如颐和园水面约占四分之三的昆明湖,采用规则式的砌石驳岸,与佛香阁、排云殿形成规则式布局(见图2)。 颐和园虽然在局部小空间如后花园布局采用模仿私家园林的自然形式,但规则式的山水骨架为颐和园的整体布局限定了大框架。 其次,自然式布局,一般多见于江南苏杭私家园林,源自因势利导布局而得山水之势,建造方法契合风水理论的模式,布局遵循风水理论中对“气” 的把握,利用曲折蜿蜒的水路和若隐若现的景观来“聚气”,整体空间形态虽无章可循,却与基地环境融为一体,貌似自然之“ 溪涧、河湖、泉瀑” 的蜿蜒曲折之状,开合自如、藏露得宜,岸线叠置石叽、配合植物形成自然驳岸景观,因此又可称为曲线动态式。

  局因天时就地利,追求生活交通便利、安全生态格局、山水画景观的空间形态;区域水体、城市水系、园林水系组成“ 主 -次 -支” 联动脉络,并链接“城市、园林” 形成“ 串珠” 结构( 见图 5)。 因此,综合探讨城市水系与园林水系空间特征,利于从不同空间尺度上了解“ 城、园、水” 关系,对今后海绵城市水系规划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其亨,张慧.平地起蓬瀛,城市而林壑———中国古代城市的生命精神[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10 -13.

  [2]润敏,曹峰.中国古代城市选址中的生态安全意识

  [J].规划师,2004,10(20):86 -89.

  [3]汪霞.基于景观系统整体发展模式的水域空间整合

  与优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8):15.

  [4]林建文.基于拓扑学分析的中国传统园林水体空间

  形态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5:28.

  [5]陈钧.对中国园林水体景观的美学思考[D].贵阳.

  贵州大学,2007:28.

  [6]吴庆州,李炎,吴运江,等 .城水相依显特色,排蓄并举防雨潦———古城水系防洪排涝历史经验的借鉴与当代城市防涝的对策[J].城市规划,2014,38(8) :71-77.

  [7]许宏.古代都邑排水系统的流变[J].中国建筑金属

  结构,2014 (18) :82 -83.

  [8]斬怀堾.中国古代城市与水—以古都为例[ J].河海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4):27 -28.

《中国古代城市与园林的理水空间特征及关系探讨》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中国古代城市与园林的理水空间特征及关系探讨

文章地址: https://m.zhichengyz.com/p-36829

相关内容推荐
一定不能错过!4本见刊快录用高的核心期刊推荐,覆盖多学科
oa sci生物类期刊有哪些?推荐10本
会计著作副主编评高级会计职称有用吗
肠道免疫相关的SCI期刊推荐9本
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定要发论文还是出版著作
41本民族学与文学方向AMI收录期刊
土木工程2区sci期刊推荐9本
A类核心学术论文难发吗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