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社会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8-11-27浏览:24次
基于谷歌英文新闻(Google News),采集与徽州文化相关的美国媒体网络新闻素材,据此实证调查美媒关于徽州文化的報道频率、新闻机构、信息来源及新闻转载量等情况,并借助语料库的手段,提炼徽州文化报道的关键词,分析美媒的关注焦点。结果证实,美国网络新闻对徽州文化的报道量较少,且集中于近五年,近四成稿件源于中国;参与报道的主流媒体有纽约时报、美通社和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美媒关注的焦点有徽州文化的地理位置、古村落山水风光、历史文化习俗、徽派建筑等地面遗存、徽州(商)产业、宗族色彩、文化遗产保护等,勾勒了一个古雅富丽的徽州形象。
《文化软实力研究》(双月刊)是由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的跨学科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拟设置的重点栏目有:文化时沦、传统文化及其现代转化、核心价值与文化育人、文化安全与国家安全、文化产业与创意文化、文明对话与文化传播、域外观察、一线调查等,并将根据理论研究需要充实其他新栏目。
徽州文化发源于古代徽州一府六县,崛起于南宋,兴盛于明清,并由侨居各地的徽州籍人辐射影响于外。其内容不仅包括学术理论和文化艺术, 还涵盖社会经济、商业经营、宗法伦理、风俗民情、文献著作等,而且体系完整,特点鲜明。保持兴盛几百年的徽州文化凭借其全面性、丰富性、辉煌性成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化发展的典型投影。[1]有鉴于它独特和重要的地位,徽州文化研究也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安徽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的背景下,徽州文化的研究也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与徽州文化的本体研究硕果累累不同,徽州文化的传播研究寥寥可数。张健研究了清代徽州藏书家的藏书状况,指出他们不仅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献资料,而且致力于将藏书文化发扬光大,传播异乡,从而弘扬徽州文化。[2]倪东辉、程淑琴剖析了徽州文化网络传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徽州文化网络传播与保护的意见和建议。[3]任良耀等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徽州文化对外传播的三大现实途径,即官方交流、学术交流和民间交流,并强调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4]吴秋红论述了徽州商人程大位的著作《算法统宗》在日本的传播,指出该珠算专著堪称徽州文化对外传播的成功典范。[5]任良耀等继而报告了目前徽州文化对外传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成因分析,特别强调了与国际接轨,培养翻译人才的重要性。[6]以上研究共同点在于以我方为出发点,缺乏对徽州文化“他者”的关注。因此,本研究尝试从徽州文化整体出发,探寻其在美国媒体网络新闻中的传播现状,试图为徽州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一定的反馈。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基于实证调查的方法,尝试回答以下两大问题:(1)美国网络新闻中徽州文化的报道频率、新闻机构、消息来源、转载量如何?(2)美国网络新闻中徽州文化报道的关注焦点是什么?勾勒出什么样的徽州文化形象?
(二)研究语料及方法
本研究的语料来源于美国境内的英文网络新闻,采集时间为2017年9月25日,搜索工具使用Google News,具体收集方法为进入Google主页——设置——高级搜索——新闻搜索。搜索得出9页结果,
人工除燥,逐条复制入txt文档,建设语料库。新闻时间、发布机构、消息来源等元信息录入Excel表格,以备统计。
关于研究方法,对于美媒报道的频率、机构、消息来源、转载量等信息,主要采取人工统计;对美媒报道的关注焦点,则采取基于语料库的方法,辅以人工除燥。其中,转载量的统计也是基于Google,对13篇新闻报道的标题逐一进行检索,具体方法为进入Google主页——设置——高级搜索(搜索词设为新闻标题,检索词显现位置定为“in the title of the page”)——人工识别统计。而语料库分析用到主题词和高频词技术,软件为AntConc3.4.4w。提炼主题词时,使用的参照语料库为CROWN语料库,该库系许家金和梁茂成教授建设的第五代布朗家族语料库的美国英语通用语料库,同为美国英语,配对使用更为客观;为避免遗漏,本研究在主题词分析之后,还进行了过滤主题词的高频词分析。
二、结果与讨论
(一)美媒关于徽州文化报道的频率分析
经过Google News的搜索,统计出美国境内网络媒体对徽州文化的新闻报道频次,具体如图1所示。显然,报道力度很小,总频次仅有13次,而且自2011年才开始有徽州文化相关报道。经过2013年和2014年的“沉沦”,2015年以后报道量开始有明显攀升,但是仍显势单力薄,难成气候。这说明外媒对徽州文化关注仍然不足,我省文化“走出去”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大有潜力可挖。
(二)美媒徽州文化报道的信息来源及影响分析
为了深入分析,本研究统计出涉及徽州文化报道的美国新闻机构、信息来源、新闻转载量等数据,具体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报道徽州文化的美国媒体主要是纽约时报、美通社、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等主流媒体,合计占比69.2%,其中,以美通社报道篇数最多(5篇)。从新闻来源看,基本都是各家媒体自己撰稿,唯独美通社例外,其稿件均来自中国一家名叫“婺源县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百度搜索显示该公司位于江西婺源,主营业务为古村落文化旅游项目。由此可见,相对于古徽州地区的其他县域,婺源县的民间外宣走在前列,而且其供稿给国外主流媒体的外宣模式也值得其他县区借鉴。
新闻转载可以让信息得到二次或 N 次传播,具有扩大横向传播的作用,它通过新闻覆盖空间的延伸,把新闻传受空间扩大到若干媒介的覆盖区域;而且,它还有扩大纵向传播的作用,在一定空间内不断扩充知晓新闻的人数,延长传播时间,充分发挥新闻传播的累积效应。报道徽州文化的新闻中,转载量最高的新闻机构是纽约时报,其篇均转载量达25.7次,遥遥领先于其他媒体,对于传播徽州文化影响最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纽约时报的新闻稿件质量颇高,很受读者或其他新闻机构的认可。此外,美通社发表的源自中国的稿件也达到了每篇6.8次的转载量,高于ForEIgn Policy、TravelPulse、Munchies等媒体发布的美国稿件,说明中国的稿件在传播徽州文化上也颇有建树,稿件质量也具备可观的认可度。 (三)美媒徽州文化报道的关注焦点
美国网络媒体关于徽州文化的新闻报道寥寥十来篇。报道聚集的内容虽然可以从新闻标题中窺探一二,但是欲知全貌,科学、客观的方法则是基于语料库的语言数据统计。故本研究分别从语料库的主题词和高频词视角,实证考察美媒论及哪些细节,通过细节勾勒出怎样的徽州文化形象。
1. 主题词视角分析
主题词(key word), 指的是与某一标准(参照语料库)相比, 在一定文本中出现频率显著偏高的词, 偏高的程度即该主题词的“关键性”(keyness),主题词和文本的主题密切相关。本研究选取显著性值前30的主题词,统计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新闻语料库的主题词涉及徽州文化的诸多方面,结合对索引行的观察,可将以上30个主题词归纳成五大类别:(1)徽州文化的“古村落”特色,如village,villages,countryside,villagers,rural等;(2)徽州文化的属地,如China,Anhui,Chinese,province(中国、安徽省);(3)徽州文化的关键地域,如Huangling,Huizhou,Xidi,Wuyuan,Zhaji(查济地理上不属于徽州,可能美国记者认为此地亦有徽州文化特色);(4)徽州文化的属性特征,如dynasty,ancient,cultural,traditional,heritage,style,Qing,grave(古老的、清代、传统、文化、遗产、徽派、祭祀等);(5)徽州文化的载体,如architecture,bamboo,houses,embroidery,homes,merchant(徽商、徽派建筑、徽派民居、刺绣、竹雕);(6)徽州的文化旅游介绍,如visitors,tourism。
总而言之,美国媒体勾勒的徽州形象是地处中国安徽,古村落负有盛名,以西递、婺源篁岭为最盛,历史人文遗产丰富,清代财力雄厚的徽商留下古雅的徽派建筑,亦有一流的竹雕、刺绣等工艺,徽州地区今日文化旅游日渐兴盛。由此可见,美国网络媒体对徽州文化的报道较为正面,总体上能给读者留下文化底蕴深厚、古雅唯美的徽州形象。
2. 高频词视角分析
主题词分析法能“提纲挈领”地勾勒美媒徽州文化报道的大致印象,但是深挖徽州文化报道细节则依赖对高频词的观察。表3统计了美媒新闻语料库中主题词以外,频率在5次以上,与徽州文化相关的词汇,并进行了归类。
表3显示,高频词归为六大类。其中,文化遗产保护(preserve、maintain和survive)是主题词分析中未能发现的类别,或许因为这是各种文化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不具备显著性(keyness),即特色。剩余五类高频词均是支撑主题词“六大类”的细节。
主题词分析能发现徽州文化的“古村落”特色,但是“古村落”到底是何种面貌无从得知。高频词则给了细致的答案,即有山有水(mountain、river),绿色的梯田(terrace、terraced、field)和菜园(garden),风景优美(view),如例1和例2。
例1 Down a step on the terraced vegetable fields, the entire family looks up at me.(Munchies_ Food by VICE)
例2 accessible only by one narrow road that winds up the mountain from the valley below, an estimated 100 people still reside there. (Foreign Policy (blog))
徽派建筑是徽州文化的重要地面遗存,高频词显示美媒报道描绘了白墙黛瓦(wall)、庭院(courtyard)、豪宅(villa)、街道(street)、宗祠(hall),甚至窗户(window)等细节,如例3和例4。
例3 Huizhou region of Anhui Province, the weathered white-walled homes endure, rising like pottery shards from the(纽约时报)
例4 their wives, children and descendants, and magnificent clan halls for their ancestors. As in many(纽约时报)
从高频词还可以看出,除了徽派建筑,徽州文化的载体还有徽州特产及徽商产业、民俗活动及宗族。其中,徽州产业论及徽墨(ink stones)、木雕(wood)、茶叶(Tea)、盐业(salt)等生意(business)。ancestor、ancestral、clan等词汇体现出徽州文化的宗族色彩,民俗活动则介绍了婚葬习俗礼仪(wedding、dead、custom、folk),如例5和例6。
例5 eyes what ordinary people craved salt, tea and lumber, for instance and came (纽约时报)
例6 learn about the traditional Southern Chinese wedding. The ancient village wedding features (美通社)
三、徽州文化对外传播的对策与建议
基于以上调查研究,笔者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简要地就徽州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与新闻编译策略提出若干建议。
(一)徽州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
徽州文化对外传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徽学研究专家、英语译者、媒体、民间旅游商业机构等各方力量的紧密合作。政府不但需要在政策上支持徽州文化的外宣事业,还需在经费上给予支持。学界需要重视,特别是徽州大本营的皖南地区高校应有担当,健全相关研究机构,搭建徽学研究专家和英语译者的合作平台,同时与传媒出版行业加强互动合作。此外,借力海外媒体宣介徽州文化,无论是国内供稿还是对方来访的方式,都有理于拉近徽州文化与海外读者的距离,同时拓宽徽州文化对外传播的渠道。
(二)徽州文化对外传播的新闻编译策略
对外传播徽州文化时,需提高受众意识,切忌简单直译中文稿件,要特別留意中外读者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等差异,必要时进行“二次创作”或者编译。譬如,新闻中增加叙事比例,激发读者兴趣。在国外,新闻故事化这一趋势日益显现,在新闻中穿插故事已经成为一种行业习惯。而采用叙事作为导语在国内还不普遍,因此,国内新闻笔译者需转变思维,尝试使用西方新闻惯用的叙事写作手法。又如传播徽州文化习俗时,选取素材尽量避免与受众宗教信仰起冲突的内容,介绍的方法可用类比,如介绍祠堂时,将其与教堂进行简要地比较。此外,编译稿件时,应重视直接引语的使用,如此可提高读者亲近度和可信度。本研究的语料当中,《纽约时报》的稿件“In Anhui, China, Centuries-Old Charm” 介绍徽州文化时,直接引语达11次之多,而在中方提供的英文新闻稿件中,多者不过两三次,足见开拓之余地。
四、结语
本研究基于Google News采集语料,实证调查了美国网络媒体眼中的徽州文化。目前,相关新闻报道较为匮乏,但是近两年有稳定攀升趋势。参与报道的有纽约时报、美通社等美国主流媒体,可喜的是徽州婺源地区能积极“走出去”外宣,主动撰稿给美国主流媒体,而且新闻转载量较高,起到了传播徽州文化的作用。徽州其他地区的政府和民间机构可以借鉴经验,探寻包括与外媒合作在内的多种形式外宣,扩大徽州文化的影响力。就内容而言,美国媒体介绍了徽州的地理位置、古村落的山水风光、文化习俗、徽州(商)产业、徽派建筑等地面遗存、宗族色彩、文化遗产的保护等方面,基本上是正面报道,塑造了一个古雅富丽的徽州文化形象,这与我方主动供稿不无关系。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海外对我国的关注越来越多,徽州文化作为颇具地域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标本,应抓住机遇,主动加大对外传播力度,讲好徽州文化故事,提高徽州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刘伯山.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2(6):28-33.
[2]张健.清代徽州藏书家与徽州文化传播[J].沧桑,2011(6):103-106.
[3]倪东辉,程淑琴.基于网络视角的徽州文化传播与保护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3(1):75-78.
[4]任良耀,陈春萍,陈铭.徽州文化对外传播的现实途径分析——安徽地方文化对外传播现状调研报告[J].黄山学院学报,2015(6):1-4.
[5]吴秋红.《尘劫记》——徽州文化海外传播的硕果[J].黄山学院学报,2016(6):19-22.
[6]任良耀,殷猛,郭飞.徽州文化对外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安徽地方文化对外传播现状调研报告——以徽州文化为例》[J].黄山学院学报,2017(2):17-20.
《美国媒体眼中的徽州文化》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美国媒体眼中的徽州文化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