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教育技术论文 发布时间:2019-01-01浏览:16次
目的:探讨高职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匹配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运用二次响应面回归方法对612名甘肃高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在父母教养方式匹配变量对心理健康的二次多项式回归中,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匹配二次项显著,存在二次响应面;(2)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匹配一致且同高同低时,子女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优于匹配不一致的情况;(3)当父母拒绝否认匹配一致且得分较低时,子女心理健康水平最高;(4)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不匹配时,得分父高母低时子女心理健康较高。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两个因子的匹配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父母用明确一致的态度对待子女,更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原:广州职业教育论坛)(双月刊)创刊于2002年,由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主办。本刊坚持学术研究与高职教改实践相结合、为提高学院教学和科研水平服务的办刊宗旨,力求体现高职教育教学“前沿”、“实用”特色,在学术上提倡“百家争鸣”,在规范上遵循“严谨、唯实、公开、优质”的方针,注重发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教学、科研论文和成果,尤其是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文稿。
1.前言
父母教养方式,有的也称为父母养育方式、父母教育方式、父母教育方法等,其中以教养方式和养育方式两个名称的使用频率最多。被研究者引用最广泛的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定义的是Nancy Darling Lawrence Steinberg的概念,他将父母教养方式定义为父母传达给子女的态度以及由父母的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1]。
早期岳冬梅的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着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个方面,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是促发子女产生神经症的危险因素之一”。其他研究也表明,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2-5]。 而父母与孩子关系不良可能会使孩子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6],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和态度可能会使子女产生较多不良情绪体验,不利于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7]。
在以往的研究中,心理学者更多地把父母教养方式作为一个整体因素来研究其对子女发展的影响,较少单独研究父亲教养方式或母亲教养方式,另外,父母教养方式的匹配如何对子女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相关的实证研究也处于空白。但根据以往对亲子关系的研究和我们的实际经验,父母教养态度的一致性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8-9]。
二次响应面回归方法是二次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一种研究范式,其在工业与组织心理学领域起源于个体环境匹配(简称 P-E)研究,使用对两个变量进行间接匹配测量的策略,考察二者之间的最佳匹配以及与结果变量的复杂关系,并在三维空间对其进行检验和解释,不仅测量匹配关系,同时也能够检验不匹配造成的影响,对所构成的响应面的特征和形状也可以进行很好的解释和说明,从而使得匹配研究更为有效和充分[10]。实际上,二次响应面回归方法这种研究框架已不再拘限于P-E匹配的角度,而是应用于信息管理、营销学等诸多领域,简之,如果检验成对的两个主客观构念一致性或差异对结果变量的影响效应,均可采用此研究方法框架。
基于二次响应面回归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前提条件,我们可以运用此方法探讨父母教養方式匹配,即父亲与母亲教养方式的一致性程度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2.方法
2.1 被试
以甘肃省三所高职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612份,回收有效问卷571份,有效回收率为93.3%。其中女生271人,男生300人;一年级207人,二年级171人,三年级193人。
2.2工具
2.2.1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简称EMBU)
由瑞典的C.Perris等人(1980年)编制,岳冬梅等人对其进行修订(1993年)。中文修订版共包括66条项目,其中父亲教养方式包括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偏爱被试、过度保护、过分干涉6个因子,共有58道题目;母亲教养方式共57道题目5个因子,将过度保护、过分干涉合为一个因子,即过分干涉过分保护。量表得分由四个等级构成,应用广泛,主要适合于中青年被试(15-54岁)。EMBU各因子的Cronbachi?蒺s系数在0.62-0.83之间。
2.2.2 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
量表采用5分的评分标准,反映不同程度的症状。由10个症状因子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项目构成。量表的Cronbachi?蒺s系数在0.62-0.96之间。
2.3程序
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测试,由主试统一指导语,一次性完成两份问卷,经人工剔除废卷后进行数据录入,并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3.1高职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
3.1.1高职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基本状况
(注:Fl—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2—父亲惩罚严厉;F3—父亲拒绝否认;F4—父亲偏爱被试;F5—父亲过度保护;F6—父亲过分干涉。Ml—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2—母亲惩罚严厉;M3—母亲拒绝否认;M4—母亲偏爱被试;M5—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下同。)
3.1.2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基本状况
表2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及总体测量结果(M±SD)
3.2父母教养方式的匹配对心理健康的二次多项式回归
将父母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理解(Fl、Ml)、惩罚严厉(F2、M2)、拒绝否认(F3、M3)、偏爱被试(F4、M4)分别作为匹配变量,探讨父母教养方式的匹配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匹配变量、拒绝否认匹配变量存在二次响应面。
3.2.1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的匹配对心理健康的二次多项式回归
模型1显示,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模型2显示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的交互项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得到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为Z=220.213-6.51X,4.864Y,4.022X2-22.942XY,4.884Y2,检验结果表明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有显著的增量意义(△R2= 0.084,P<0.001),应该进一步进行响应面分析。
二次多项式回归结果表明,在一致性匹配条件下(X=Y),斜率不显著而曲率显著,即当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一致时,二者的联合效应与子女心理健康得分呈倒U型曲线关系,如图1,即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同高同低时,子女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匹配中等水平。在不一致匹配条件下(X=-Y),斜率和曲率都显著,即当父母在情感温暖理解上不一致时,二者的联合效应与子女心理健康得分成负向线性关系,正向曲线关系。总体来说,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匹配一致且同高同低时,子女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优于匹配不一致的情况。
3.2.2 父母拒绝否认的匹配对心理健康的二次多项式回归
模型1显示,母亲拒绝否认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01),模型2表明母亲拒绝否认和父亲拒绝否认平方项对心理健康预测作用明显,得到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为Z=220.213-6.51X,4.864Y,4.022X2-22.942XY,4.884Y2,检验结果表明其具有显著的增量意义(△R2=0.037,P<0.001),可对其进一步的进行响应面分析。
二次多项式回归结果表明,在父母拒绝否认一致性匹配条件下(X=Y),斜率显著而曲率不显著,即当父母拒绝否认一致时,二者的联合效应与子女心理健康得分成正向线性关系,父母拒绝否认得分越高,子女心理健康得分越高,如图2。在不一致匹配条件下(X=-Y),斜率和曲率都显著,即当父母在拒绝否认上态度不一致时,二者的联合效应与子女心理健康得分成负向线性关系,正向曲线关系。从图中可看出,当父母拒绝否认匹配一致且得分较低时,子女心理健康得分最低,心理健康水平最高。
4.讨论
父母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两个因子的匹配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当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匹配一致且同高同低的时候,子女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而当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处于中间水平的时候,子女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低(a2=-14.04,P<0.001)。当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是不匹配的时候,父高母低时子女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父低母高时的水平(a3=-11.37,P<0.01),不匹配差异大比不匹配差异小时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低(a4=31.86,P<0.01)。
当父母的拒绝否认匹配一致且得分较高时,子女心理健康水平较低(a1=20.18,P<0.001)。拒绝否认匹配且同高同低的时候,子女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当拒绝否认处于中间水平的时候,子女症状得分比较高,但未达到统计学上意义上的显著水平(a2=-2.51,P>0.05);父母拒绝否认不匹配时,父高母低时子女心理健康水平较高(a3=-19.61,P<0.01),不匹配差异大比不匹配差异小时子女心理健康水平要低(a4=15.95,P<0.01)。
以往研究表明,理解、情感温暖能促使子女性格平衡发展,情绪乐观而稳定,待人热诚,适应力良好[11]。从图2看出,当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匹配一致,并且得分较低时,子女心理健康水平最高,这与以往研究和实际经验相反,应该和匹配样本量相对较少有一定的关系。父母拒绝否认匹配一致且得分较高时,子女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这与苑光宗等人[12]的研究有相似之处。当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和拒绝否认匹配一致且得分处于中等水平时,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这可能因为这种情况下子女不能很明确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会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引发猜疑、刻意寻求关注、不安全等不良心理,不利于孩子成长。一般认为,严父代表“规矩”,慈母代表的是“感情”,父亲在孩子心中有种权威感,如果能多一些情感温暖、支持与理解,同时母亲如果能将情感温暖、包容理解和合理提出要求、制订规则结合起来,则会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严父慈母的教养方式在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比较常见,这种家庭氛围中子女的心理冲突较少。另外在相对传统的家族,父亲的拒绝否认可能会让孩子不断努力、前进,证明自己的实力,在这一过程中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加之母亲的鼓励支持,反倒会促进子女心理健康水平,而父亲过度的保护反会使他们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父母教养方式不一致的情况下,情感温暖理解和拒绝否认两个匹配变量得分都是在父高母低的情况下,子女心理健康水平较好。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越是不一致,无形中越会削弱父母的威信,也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为孩子不良行为的发生制造温床。在这种教养方式之下,家庭内部稳定感不足,孩子情绪容易波动,更易体验恐惧、焦虑、急躁、多疑等不良情绪,容易引发不良行为和心理疾病[13]。总之,父母用明确一致的态度对待子女,更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这与以往研究和经验一致[14]。
此外,高职学生症状自评量表与全国青年常模相比较,各因子得分都明显高于全国青年水平,并且显著性水平在.001上。这说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青年水平相比,普遍较低,有必要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Nancy,D.,&Laurence S. 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 an integrative model.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3,113(3);487-496
[2]張小菊,李斌,周绮云.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及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学生工作广角,2013,4(3):189-191
[3]熊恋,凌辉,叶玲.难管教儿童的心理健康与父母的教养方式[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6):759-760
[4]阮娟,张娟,周娟,等.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父母的养育方式[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4):474-476
[5]李新利,凌辉,刘静.大学生自我统一性与父母教养方式、依恋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1):81-84.
[6]MILLIES P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parental rearing styles and level of depressive and somatic symp?鄄toms in Asian Indian College students [D].San Diego : Allian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2005
[7]郭丽,安阳市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 2016,37(3):379-382
[8][14]杨碧秀,王志强,曹磊明,王国强,程灶火.父母教养方式差异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5,(06):381 -383.
[9]蒋艺,王丁丁,宋蕾.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0(3):75-79
[10]张珊珊, 张建新,周明洁.二次响应面回归方法及其在个体-环境匹配研究中的使用[J].心理科学进展. 2012, 20(6):825-833
《高职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匹配对心理健康的二次多项式回归》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下一篇:什么是期刊卷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