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高等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9-01-14浏览:46次
校园网络舆论经过“话题来源、言论产生、扩散放大、舆论形成”四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言论内容自由化、价值取向多元化、舆论影响扩大化”三大特点,从而对师生产生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为此,高校必须在“更新观念、落实责任、加强建设、提高素养”等方面强化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从而形成高尚正确的舆论阵地,引导师生思想行为健康发展。
《高校辅导员》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海内外公开发行,由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社科类学术期刊,是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会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1674-9618,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37—1471/C,邮发代号:24-257,双月刊,大16开。
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能成为新闻的传播者,使传媒生态发生前所未有的转变。媒体逐渐从一个高门槛的专业机构操作,变得越来越平民化,因此,网络成为校园舆论产生和传播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在所有年龄层中受网络影响最大的群体之一。他们有自己的社交平台,有自己的朋友圈,有无限的手机流量,这都给他们上网发表言论和传递信息提供了条件,高校校园舆论由此变得复杂。因此,研究校园网络舆论形成的原因,加强对校园舆情的正确引导,构建健康有活力的校园网络环境,是当前高校校园里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
“校园网络舆论是依托高校校园网络的建设,高校师生在网络平台上发表的一系列关于某一焦点事件的多数人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
它的形成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话题来源阶段。当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突发事件、政策变化、改革动向等信息一经在网络上出现就必然受到大众的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相对活跃,他们对这些热点问题更加敏感。由于他们对信息的关注时,每个个体的思想观点不一致,考虑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从而产生和表达出来的言论也就不统一,甚至有些言论还可能形成某些矛盾差异,导致本身的信息也成为讨论的话题。由此,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舆论话题。
2.言论产生阶段。当话题形成,参与讨论的高校师生在网络阵地上尽情表达个人意见。某些在校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思想活跃的积极分子去评论某条信息之前,他们已经对这条信息进行过研究分析或者已经挖掘出某些更深层次的含义,一旦这些想法表露在评论中,就可能会因为自身在校内的影响力而左右其他的媒体关注者的思想,这样,这些积极分子就可能成为“舆论领袖”,从而形成舆论导向,促使各种言论的产生。
3.扩散放大阶段。当“舆论领袖”的言论受到其他学生的关注,并产生新的评论,或者被转发让大家再次讨论,希望看到新的评论时,原本的话题就成为热点,会被更多的读者再次扩大传播,这样,话题的言论观点就会越积越多,也有可能被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关注。新老媒体碰撞在一起,会进一步扩大受众范围,使舆论不断扩散放大,从而产生更加激烈的争辩。
4.舆论形成阶段。随着各种不同意见的碰撞交流,最终总会形成一个或多个相对统一的观点,持不同观点和意见的师生会去关注各自感兴趣的、符合个人意愿的言论,这就使得言论具有了整合性,表达出了大部分人的心声,符合了社会的某个主流价值观。
经过以上四个阶段的逐步发展,在校园中形成了网络舆论。
二、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特点
自媒体时代,校园网络舆论主要以个人传播为主,但又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和自主性。当今校园网络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1.言论内容自由化。网络信息没有内容范围的限制,没有受众的限制,没有时空的限制,因此网络舆论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在网络空间里,他们地位平等,可以互换角色,可以互为传播主体。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有过多顾虑地围绕国内外热点事件和校园动态发表自由而热烈的讨论。因此,与其他群体比较而言,他们言论自由,思想独立,发言更具个性化,主体意识也更加张扬。
2.价值取向多元化。在社会转型时期,网络上的很多思想观念并存,文化也呈多元化,一些反传统的非主流的价值观在校园网络舆论中不断蔓延。大学生的网络言论的开放性、自由性、独立性和匿名性,使得他们在面对某些校园现象和社会事件信息时缺乏理性和思考,可以更加随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不管信息真与假,都不会主动去产生质疑,有时还会容易产生冲动,采用过激的语言或用标新立异的方式来“表达自我”。这些现象都使得大学校园网络舆论所呈现出的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
3.舆论影响扩大化。网络作为新媒体,它有别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体现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内容方式的转变、传播语境的变化、传统话语权对象的转变等。新媒体的出现,让校园舆论变得更加活跃。当校园里出现某个热点话题时,很快便会引来大家的关注。他们不仅自己在网上留言表达看法,还会把消息告知身边的亲朋好友,或者转发朋友圈和微信、QQ群,引来更多的关注。随着关注和参与讨论的人越来越多,舆论热点就不仅仅是网上的热点了,也可能成为茶余饭后、课间休息、聚餐聊天时公众场合谈论的热点话题。由此,舆论信息被逐渐地扩大,带来的影响也随之扩大。
三、引导校园网络舆论建设的措施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形成与导向,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創造性,不断探索新方法和新途径。在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引导方面,要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更新观念,强化管理人员的网络舆论意识。网络发展速度很快,各种媒体技术应运而生。需要管理者自身主动更新观念,要敢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新技术;要主动强化网络舆论意识,时刻关注网络上流传的主流舆论潮流,弘扬主旋律,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用年轻人熟知的喜欢的语言去正面疏导舆论流向;要保持一颗公平公正之心和大度包容的心态,不“捂、压、管、控”,实事求是地对待舆论留言;要运用校园官方舆论具有权威性的说服力,该发声时及时发声,掌握学校正面舆论的话语主导权,以正压邪,把不良舆论消灭在萌芽状态。
2.落实责任,建立健全网络舆论安全责任制度。建立健全网络舆论安全责任制,要成立领导小组,采取“谁主管、谁负责”的形式,将责任落实到人,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对于突发舆论事件,要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尽快妥善处理应急事件;相关网络监管科室,要配有相应的监察软件,有24小时不间断的监管人员等。
3.加强舆论阵地建设和管理,创新网络传播模式。各高等学校的主干网站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加强舆论阵地建设和管理时,高校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在教育内容上,要善于拓展,开展与广大师生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设“网络心理咨询室、就业论坛、社团专栏”等,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激发师生的参与热情,帮助师生缓解心理压力,了解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形成正面的舆论导向。
在教育形式上,要主动面向全体受众,创办切合师生思想实际,深受师生欢迎的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比如,结合不同季节、校园近期重大事件,学生重要活动等,开设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不同类型的微博、微信、校园网专栏等。利用新颖的传播形式,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乐于接受,内化于心。要善于搭建多种形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比如QQ群、微博、微信平台等,与广大师生对话、传输信息、共享文件,有效地进行思想交流和辅导,在平等对话中达到形成正确的舆论和导向,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4.提高师生网络舆论素养,正能量传递信息。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真正提高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从根本上解决网络思想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要提高对网络舆论信息的辨别能力,理性追随舆论风潮。自媒体的出现让互联网+进入了爆炸式的时代,很多信息一旦被发酵,就可能一发而不可收拾。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自觉分析不良信息产生的根源并认识其危害,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提高信息判断和鉴别能力。
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合理利用网络,慎重参与网络舆论,校园官方需要通过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导向工作,强化和弘扬正能量,让不受约束的网络舆论能朝着正确的可控方向发展,不让其演变成社会事件,不引起校园恐慌,以维护学校的稳定和谐发展大局,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育人质量。
【参考文献】
[1]魏聚刚.舆论与校园网络舆论[EB/OL].2015-05-11;[2]胡明辉,蒋红艳.加强大学校园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及策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7):450-455;[3]吴岳衡,文兰.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管理与引导研究[J].科技视界,2017(4):52-5;[4]杨国营.直面質疑是舆情应对的第一步[N].中国教育报,2016-10-17 (02版);[5] https://wenku.baidu.com/view/3fa5b69cfad6195f312ba6d1.html;[6]黄静.高校新闻媒体如何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6(06): 123-125.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引导研究》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引导研究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