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试论顾城的诗与梦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期刊推荐,国际出版

职称驿站学术导航
关闭职称驿站导航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试论顾城的诗与梦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文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9-02-23浏览:31次

   本文认为顾城诗歌通过梦的意象、梦境的描绘,表达逃离现实的梦的主题。顾城诗中的童年世界和童心筆触正是梦在文学层面的显现,从某种程度上讲,顾城的诗因为有梦的色彩而更具有魅力,而他的梦也因为诗歌作为载体而更加令人回味。

诗歌月刊

  《诗歌月刊》是国内唯一的大型原创性汉语诗刊,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以月为发放期,内容以主要以诗歌为主的一种杂志的一种。刊方向以“专题策划”为主旨 迄今推出“博客专刊”“中国诗歌地理专刊”“安徽新诗阵线合刊”“中间代诗歌理论合刊”“中国文艺复兴特大号”“十大新锐诗歌批评家合刊”“中间代诗人21家合刊”“中国新诗90年90家合刊”等 在诗界内外反响强烈被视为官刊民办的典范。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愿望的满足,受压抑的欲望往往在梦中直接或间接的表现出来。” (1)在文学作品中写梦是人类的一个古老传统,这个传统的由来,是因为远古时代的人类最初将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混淆在一起的,甚至将二者等同。梦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大量的描绘,而文学作品也借助于梦境描写,来表现人的愿望和对美的追求。在文学作品的梦境中,人物的无意识活动往往更为积极,无意识因素表现得更突出。梦对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是比较有价值的,本文以顾城的诗歌为分析对象,认为顾城诗歌通过梦的意象、梦境的描绘,表达了逃离现实的梦的主题。顾城诗中的童年世界和童心笔触正是梦在文学层面的显现,从某种程度上讲,顾城的诗因为有梦的色彩而更具有魅力,而他的梦也因为诗歌作为载体而更加令人回味。

  不要在那里踱步告别风中的山谷

  梦太深了哭是一种幸福

  你没有羽毛不要在那里踱步

  生命量不出死亡的深度…… 灯光和麦田边新鲜的花朵

  告别绝望正摇荡着黎明的帷幕 (2)

  顾城《不要在那里踱步》的“梦”意象是生命的象征,“生命量不出死亡的深度”,死亡是深不可测的,令人恐怖的。所以诗人要人们“告别绝望”,认为“哭是一种幸福”,要对生命充满热爱,对生活充满信心。从这首诗中,足可见梦与顾城的诗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顾城现存的一千多首诗来看,多半以各种形式的梦作为情感抒发的载体:或者是货真价实的梦,或者是一丝梦痕的灵感,或者是对睡梦的回忆与加工。总之,梦语,梦象,梦呓,梦痕,其诗无论从主题、题材还有表现形式上都或多或少与梦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契合。

  文革的灰色记忆给了顾城纯净的心灵以无尽的创伤。所以,在他的诗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悲绝、彷徨、控诉甚至是逃避寻觅都似乎在他如梦的笔力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怀念》中“化为幻想的云朵,去眺望故居的窗棂”,《迎新》中“春天是到来的故事,六点钟刚刚敲过,就有人在台阶上跺脚”,拟想、隐喻、拟人,所有的手法都指向逃离现实的梦境,所有的努力都展现逃离压抑的姿态。而所有这一切都凝成了黎明一样燃烧的诗歌。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切动机来源于无意识的本能欲望,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动因和动力”。 (3)而顾城正是将幻想——这一本能欲望的满足,作为梦境在现实中被压抑的欲望的感性显现。于是,一首首彰显着天才般灵感与虚幻般意境的诗作便孕育而生,为朦胧诗辉煌一时的天空涂下一抹浓重的亮色。综观顾城的诗你会发现,他的所幻所想总免不了给人一种寻觅的姿态,而寻觅的结果则如陶渊明寻觅到田园之乐一般,得到的是童年的美妙与快感。他以孩童的笔触画下了对成人世界的嘲讽与解构,画下了对既成现实的逃避与消解,最终是对童年梦的描写。他会用柳枝编成船篷,开航追索;用麦秸编成摇篮,合目入睡;更会让阳光与月色交织,让人对现实的荒谬一览无余。这一切都证实了弗氏的一句话:“通过其他一系列梦境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激发梦的愿望与梦中证实的愿望满足都源于童年,因此人们会吃惊的发现,儿童和他所有的梦想与冲动都残存于梦中” (4)。我们不妨用顾城梦一般的诗作来分析一下,看看到底在他的创作中能找到多少关于童年的经验。如《泡影》

  两个自由的水泡

  从梦海深处升起

  朦朦胧胧的银雾

  在微风中散去

  我象孩子一样

  紧拉住渐渐模糊的你

  徒劳的要把泡影

  带回现实的陆地

  诗中作者以一个孩子的视角作为抒情主体,将梦中的所想所感作为主题,在创作中将一切都梦境化,拟想化。整首诗都是在描绘梦中的内容,在梦海中徜徉,在迷雾中游荡。水泡,银雾,这些梦中的意象的叠加都指向了作者对平静生活理想图景的向往。这一系列意象模糊了现实与梦境,其旨归正是对现实压抑的逃离,用白纸做为幻想的世界,去描绘梦中的世界。这明明就是小孩子做的梦,在诗人的梦中同样有着相似的地方,身体成长了,但心灵与梦想却一直有儿时的阴影。整首诗作的童年环境成为作者记忆的世外桃源,平淡而隐远,想飞,却怕成年的世界;想走,又只是梦中的一厢情愿。生命的各种机制,如孩童的想象,在梦中自由的搏动。各种心理图式也在梦中随机化合,如微风,银雾,陆地的整体性。而其中,孩童的秉性在短暂的诗中,也可以说是在短暂的梦中获得了充分的自由。正象弗洛伊德所说:“尽管激起做梦的愿望是现在的,但是延伸到儿童时代的记忆会成为它强有力的加强力量。” (5)梦当然也包括“白日梦”,尤其对文学创作而言,“白日梦”则象征着幻想,象征着游戏。而在这种文学创作的游戏中,梦与之发生了联系。创作需要灵感,而灵感的自发性、神奇性与转瞬即逝性却与梦是那样的相似。所以,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梦能够成为文学创作的源头。弗洛伊德认为梦由“隐”即“显”要经历凝聚、移体、象征、修饰。而顾城便是在“白日梦”的意想中对现实状况进行过滤,用极具表现力的意象来尽可能的描摹现实,从而在对童年生活的寻觅中追求自己理想的终极乐土。

  而在对顾城诗作的更进一步研读中,我越来越发现,他所喜爱用的梦中的意象跟弗洛伊德对典型童年梦的分析有着惊人的相似。顾城诗中频繁出现的诸如海浪、贝壳、沙滩、月亮、星星、风等意象与弗氏对童年梦中经常出现的飞翔、漂浮、跌落、游泳等梦象或多或少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契合。也许,顾城在创作整首诗的过程中,在对白日梦加工再现的过程中,无形中已经把梦的机理作了一番证实。当然,在夜里甚至是白天的睡眠时,由外界或内在的神经刺激,在心灵上引发出一种感觉,或一种情意综合,或任何一种精神过程,而这种感觉在心灵里唤起了属于醒觉状态时所经验到的某些记忆、影响,这也就指的是那些以前的各种感受——可能是毫不经过润色的,或有精神价值附着于上的。就这样经由神经刺激,心灵收集出一些或多或少的影像记忆。这些记忆使我们犹如在醒觉状态下一般,心灵能“解释”这些睡中由神经刺激所生的印象。而这种解释的结果即所谓的“神经刺激梦”,其成分是由神经刺激在心灵上产生的精神效果,而按着复现的原则使某种心灵上的影像重现出来。复现的结果就使得顾城的诗歌越加朦胧,同时借助于梦的影像再现作用也更加有诗意,有内涵。在梦的知觉下心灵开始了一段旅程。

  但是,在意象的背后,总有种未揭示的东西存在着却很难被人感知,这便是弗洛伊德研究出的“显在内容”后的“潜在内容” (6)。显在的梦的象征对潜在思想的联想就是比喻,甚至有时侯诗人自己都不清楚这种比喻的能指与所指。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作家喜欢在梦的状态下创作,梦才得以有其现实的依附,语言才能得以与梦境合二为一。潜在梦境的内容的存在使诗人的作品更易为读者曲解但同时也使文学作品更有魅力。如《我是一座小城》

  我的梦

  是一座城 一座最小的城

  没有森严的宫殿

  没有神圣的坟陵

  只有一团迷雾 一阵微风

  还悄悄依恋着童年的纯真

  城,是梦中的产物,正因为这是对梦境的描写所以才显得是那么的具体可感,若在现实中就没有这种经历。潜意识的东西在诗里的动机很明显,而潜意识很多来源于他的梦境。城在现实中作为一种象征,而在诗中作为对梦境的描写则就是一种潜意识的文字语言化。城可以是自己的栖息地,可以是自己的避难所,更可以是梦中对现实的寄托。多种解读的结果是使得诗歌的梦境更加另人神往,更有魅力。而且,顾城的诗歌对梦境的描写多带有线性的发散结构,在定向的基础上,并置,串联,最后导向明确的自己想要表达的梦的主题。微风与迷雾正组成城堡的环境,一种逃离的主题。为了表现这个主题,作者用了我梦,我梦到,我梦想的模式,通过一些意象中介,从而达到梦中的城堡。从诗歌的形式上看,并不是一味追求多么的工整,但散的形式却更利于梦的内容的表达,更贴近于梦境。而韵脚的选择并不完美但却使得梦中的城堡更加的迷远。中心意象与其他梦中所想事物的结合就像是弗氏所说的松弛的关联,这些联结是我们常人在正常清醒的状态下无法去想象的,但是,诗人却可以将睡梦中的东西化做有意义的联结,经过语言的锤炼变成很好的文学作品。诗人在白天或者说现实中所经历的东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作一种有目的的概念,在睡梦中潜能的作用会促使我们的心灵追寻理想的东西,而现实中思想的强度经由梦境的加工就变成潜意识的思维,直到醒来依然可以知道文学创作,直至作品的诞生。而很多伟大的作品更是这种潜意识的产物。所以说,梦虽然是荒谬的,但是在文学意义上又是合理的,由此,足可见梦对文学创作的引导作用。

  注释:

  ①弗洛伊德著《释梦》,长春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93页。

  ②顾城著《顾城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第98页。

  ③胡和平著《模糊诗学》,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76页。

  ④弗洛伊德著《梦的解析》,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版,179-180页。

  ⑤弗洛伊德著《释梦》,长春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136页。

  ⑥弗洛伊德著《释梦》,长春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245页。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著.释梦[M].长春出版社,2004,5(第1版)

  [2]弗洛伊德著.精神分析导论[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1(第1版).

  [3]弗洛伊德著.弗洛伊德的智慧[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3(第1版).

  [4]顾城著.顾城的诗[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3(第1版).

《试论顾城的诗与梦》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试论顾城的诗与梦

文章地址: https://m.zhichengyz.com/p-38074

相关内容推荐
土木工程2区sci期刊推荐9本
A类核心学术论文难发吗
教师职称专著对第一作者单位有要求吗
博士出书的最佳时间,理清3个环节,出版会及时
公共卫生、环境卫生与职业卫生SSCI期刊推荐6本
南大核心期刊难发吗?为什么难发,怎么才能更好发
职称评审出版专著有哪些优势?超重要的4点分享给大家
7本振动控制领域的SCI期刊推荐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