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与探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期刊推荐,国际出版

职称驿站学术导航
关闭职称驿站导航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与探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教育技术论文
发布时间:2019-03-05浏览:42次

   根据民办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需要,针对课程群的内涵、课程群的建设目标和原则,给出了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群的实施方案,實践证明,课程群建设能够整合优化课程资源,就深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海峡教育研究

  《海峡教育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海峡教育研究杂志社由福建省教育学会主办,本刊为季刊,开本:16开,出版地:福建省福州市。

  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从事电子工程方向的人员要掌握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高校如何在有限的总课时内将最核心、最有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单纯靠增加新的专业课程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因此,本文依据海口经济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现状,构建相应课程群体系,并进行实践探讨。

  1 课程群的专业内涵

  课程群是指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属于同一培养范畴的一类课程,课程群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管理体系,打破了课程内容的归属性,弱化课程的独立性,强化课程之间的亲和性,使它们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连贯起来[1]。

  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目标

  从企业岗位需求的角度,结合民办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主的指导思想,研究海口经济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群建设,提出相应具体的改革措施。

  课程群建设依据以下几点原则:

  1) 明确课程群建设目标,合理进行课程内容的实施与分配,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强化内容的融合、关联和交叉;

  2)加强实践类课程群的建设,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3)从企业需求的人才和专业发展出发,设计更符合社会需要的课程群。

  3 我校电子信息专业课程群建设

  3.1 理论课程群的改革

  通过将课程群里的课程内容进行分解和融合,在整体上进行优化,实现对教学资源的统一协调。因此学生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应根据调整后的要求进行重新编写。

  3.1.1 电子技术类课程群

  电子技术类课程群的知识结构是以电路分析为基础,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电路元件,熟悉常见的电路模型,能够熟练应用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分析基本电路。对基本、实用的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进行分析和设计,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分析与设计方法 [2] 。我校把《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三门课程合并成一门《电路与电子技术》,分成2个学期教授,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引入 EDA 的内容,将EDA和 数字电路有机地结合起来。课程中各门课程中的内容进行融合,精简课时。比如不再讲授一阶电路的冲击响应、拉普拉斯变换,加强讲解一阶电路时域和频域特性,以及稳态和瞬态特性。模拟部分不再讲授数字部分 “门电路”和“A/D、D/A 变换”等内容。

  3.1.2 信号处理类课程群

  信号处理类课程群中的各门课程在教学安排上时间前后连接,在内容方面相承前启后,逐步深入。《信号与系统》是信号处理、分析的基础,是《数字信号处理》重要的先导课程,内容包括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以及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数字信号处理》 则是在《信号与系统》的基础上学习DFT(离散傅里叶变换)、FFT (快速傅里叶变换)、FIR和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等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是《DSP 原理与应用》的先修课程[3]。《DSP 原理与应用》可以编程实现《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 DSP的软硬件设计、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

  例如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包含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和变换,那么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就可以适当删减。如果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讲过了Z变换,那么在《数字信号处理》中可以简单复习,而加强滤波器设计内容的讲解,同时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对信号处理基本理论也是简单回顾,不再花课时讲解。重点介绍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减少复杂公式的推导,以理解概念、定性分析为主,突出MATLAB软件仿真和DSP硬件的实现。

  3.2 课程群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实验教学内容需要与理论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更需要尽可能地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因此,在开设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增加综合设计环节,对学生开放实验室,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课程群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上,构建层次实践教学新体系。

  3.3 课程资源的网络化建设

  “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引起教学的变革,变革的趋势是学生自主学习将加强,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将降低” [4]。因此,课程群建设要为学生留有自主的学习空间,进行教学资源网络化建设。每类课程群所涉及的课程教学大纲、进度表、教案、课件、授课录像等教学资源逐步实现上网。部分课程已经建立网上试题库、试卷库,进行教考分离,建立网络交互型高校电子信息类虚拟实验平台,教师与学生能够在网上互动答疑。课程群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化。

  3.4 课程群的教学团队建设

  课程群教师队伍由“课程负责人 , 骨干教师 , 任课教师”组成,在课程群背景下,应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教学指导来建立教学团队与教学骨干,我们的教学团队是以双师型为主的“工程型”教学团队,多人有企业工作的经历。通过教学骨干培养对教学资源进行高效开发,并对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改革,以此促进教学团队间的教学研讨及经验交流。

  注重以老带新,采用多种多样的师资培养模式,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科研队伍,比如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挂职结束后进行严格的答辩。教学骨干每年都有机会到国内外做访问学者和到重点院校进修。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学术会议、专业技能培训等活动,以提高科研与学术水平。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的申报,以科研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以教师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相关科研成果作为确立教学团队中教学骨干的激励机制,有海口经济学院科研资助与教学科研奖励办法,比如针对省级期刊、核心期刊、检索期刊的论文有不同程度的资金奖励。并进行科研工作量按学时计量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奖励和督促。

  4 总结

  本文探讨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群的建设目标,并结合海口经济学院电子信息专业课程群建设探讨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希望通过进行课程群建设,能够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整合对应的教学内容,突出民办本科的专业特色,打造高水准的课程群教师队伍,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丽萍,刘东升,林民.“ 课程群 ”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3):61-64.

  [2] 尹淑娟.网络环境下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研究[J]. 阴山学刊,2015,29(4):73-75.

  [3]徐望明,刘毅敏,李炳生.电子信息类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建设与改革[J]. 现代计算机,2015(4):26-29.

  [4]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组.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167, 170.

  [5] 韩郁葱,宗瑜,陈家俊.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课程群建设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2(4):57-59.

  [6]卢贵主,杨杰,胡耀华,等.电子信息类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6,38(1):36-38.

《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与探索》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与探索

文章地址: https://m.zhichengyz.com/p-38155

相关内容推荐
一定不能错过!4本见刊快录用高的核心期刊推荐,覆盖多学科
oa sci生物类期刊有哪些?推荐10本
会计著作副主编评高级会计职称有用吗
肠道免疫相关的SCI期刊推荐9本
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定要发论文还是出版著作
41本民族学与文学方向AMI收录期刊
土木工程2区sci期刊推荐9本
A类核心学术论文难发吗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