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乡村森林旅游项目规划中哲学元素运用的个案分析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期刊推荐,国际出版

职称驿站学术导航
关闭职称驿站导航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乡村森林旅游项目规划中哲学元素运用的个案分析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旅游论文
发布时间:2019-05-23浏览:25次

   以江西省宜春市“ 月都花溪谷”乡村森林旅游项目规划中哲学元素的应用为个案, 结合哲学理论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乡村森林旅游项目规划应有哲学的自觉, 根据项目所在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 因地制宜地吸收哲学元素, 从而打破乡村森林旅游项目同质化和见物不见人的困局, 赋予乡村森林旅游项目以特色和灵魂。 因此, 提出突破森林旅游项目规划中一元化的经济思维定势、 以哲学思维唤起人学意义、 因地制宜激发内生式哲学文化活性等启发性建议。

旅游研究

  《旅游研究》杂志致力于旅游理论前沿的研究,关注旅游实践的发展,为活跃和繁荣旅游理论研究搭建理论交流平台;更好地为旅游教学、科研服务,促进旅游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办出民族性、区域性特色,为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旅游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导向和理论参考,为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旅游文化,为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大省、旅游大省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作贡献。

  富有森林资源的乡村, 以森林景观为依托, 借势于乡村旅游政策的春风, 旅游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例如, 依托森林观光和养老地产的江西靖安县中源村, 森林覆盖率全国第一的福建部分地区的 “ 森林人家”, 依托森林背景开发的浙江丽水民宿等。 但是, 许多乡村森林旅游项目同质化严重, 内涵挖掘不够, 缺乏可寄托旅游者灵魂和生命深度体验的因子。 其根源在于乡村森林旅游项目规划中 “ 只见森林不见人”, 对哲学理念的策划和包装重视不够, 从而无法真正从人的交往性、 认识论、 价值论等深层次的哲学层面去理解乡村森林旅游活动, 以至于项目缺乏深度体验的可持续性。 有关旅游与哲学的关联性命题, 从学术研究层面来说, “ 旅游哲学” 作为众多哲学学科分支中一个分支应加以关注[1-3] ; 应从哲学世界观价值观的角度分析旅游现象、探讨旅游价值取向[4-5] 以及分析旅游行为[6] 。 在非旅游领域已有可资为旅游项目规划借鉴的 “ 他山之石” ———产品设计或城市 ( 镇) 规划中的哲学运用: 宏观层面的哲学范式对设计 ( 规划) 的价值诉求、 影响因素或指导意义的研究[7-9] ; 微观层面具体形态的哲学范畴如实用主义、 阴阳本体论、 天人合一思想在规划、 设计中实际运用的研究[10-12] 。 但是, 在旅游与哲学相关性研究的众多文献中, 问题和不足在于: 第一, “ 务虚” 性的理论阐述较多见, 可具体操作性的、应用型层面的研究较为缺乏。 哲学之于旅游则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解释性层面的语言表述, 而应该作为指导旅游规划实践的 “ 基因密码” 发挥作用。 恰如马克思主义所指出: “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13] 。 第二, 相关研究领域, 少有案例实证分析, 多为流于概念化的抽象叙述, 缺乏直观的表达, 因而可借鉴性有限。 因此, 以乡村森林旅游项目规划的实际案例为分析材料, 适当借鉴非旅游领域的规划或设计经验, 拟尝试通过具体化的、 直观的方式分析乡村森林旅游项目中哲学元素的运用并提出启发性建议。

  1 材料与方法

  1. 1 数据来源

  月都花溪谷项目远景规划内容来源于月都花溪谷策划稿 ( 作者曾参与其中的过程) 以及后续试运行的经验材料。

  1. 2 研究对象概况

  月都花溪谷项目是一个虽在经营但尚未完成整体开发的, 以森林为依托的乡村旅游项目。 月都花溪谷项目的所在地江西省宜春市, 有 “ 月亮之都” “ 温泉之乡” “ 康养小镇” “ 禅宗圣地” “ 生态绿城” 之美誉, 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相得益彰。 宜春市可以用 “ 五颜六色” 来形容, 包括 “ 绿色” ( 森林) 、 “ 红色” ( 秋收起义地点之一) 、 “ 古色” ( 禅宗之源) 以及 “ 暖色” ( 温泉) 、 “ 神色” ( 如嫦娥奔月的传说、 彭祖的传说等) 。

  月都花溪谷项目有一定的区位优势。 月都花溪谷项目处于江西省宜春市区至国家5A 景区明月山交通路线的 “ 金腰带” ( 中段) 上。 项目所在地森林密布、 山清水秀, 而丰富的温泉资源、 富含硒元素的地质结构与森林背景和森林环境相得益彰。 项目驻地有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 ( 如彭祖的传说) 、 独特的农耕文化, 与成熟旅游温泉小镇 “ 温汤镇” 、 5A 级旅游景点明月山形成聚聚效应和集散效应。

  作为森林旅游项目, 选月都花溪谷项目为研究的案例对象, 是因为该项目突破了森林旅游依托森林资源, 突出自然风光游览和自然养生功能开发的惯常思维, 以自然生态为基础, 以哲学为价值取向和方法论依据, 嵌入到当地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中, 结合区位优势进行项目规划, 突出了项目自然地理空间、 历史人文空间和社会生活空间的三维互动性。

  2 宜春月都花溪谷项目规划的背景、内容

  项目策划案中提出: 打造 1 个灵魂 ( 康养), 2 个主题 ( 快乐、 养生), 3 个板块 ( 动态版块、 静态版块、 创艺版块) ; 以康居为内核的 “ 禅意小镇” 与以欢乐为主题的 “ 欢乐海洋” 动静交相辉映; 以成为江西旅游展示窗口、 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为中期目标; 以建成 “世界级花溪谷旅游景区” 为远期愿景。

  2. 1 项目规划的背景

  2. 1. 1 行业背景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说, 乡村旅游作为助推 “ 三农” 发展、 优化乡村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 已为政府高度关注并出台政策予以支持。 2014 年, 国务院发布了 《 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 提

  出 “ 开发一批形式多样、 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 。 2015 年,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 《 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 则提及 “ 乡村旅游提升计划” 和 “ 开拓旅游消费空间” 等问题。 2016年, 国家旅游局 ( 国家文化与旅游部前身) 等 12 部委联合发布 《 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 , 体现了将乡村旅游开发作为农村脱贫的战略支点得到政府重视。 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以一大点的标题, 阐述了要 “ 推进产业深度融合, 发展乡村旅游” 。 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涉及了乡村旅游发展命题, 并更具体地提到 “ 休闲农业” “ 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 休闲观光园区” “ 特色小镇” “ 森林人家” “ 康养基地” “ 乡村民宿” 等与具体乡村旅游项目相关的关键性词汇。 借助于政策的春风, 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 从行业本身发展态势来说, 一方面, 大众旅游时代到来, 2017 年旅游人次达 45 亿, 并且旅游人数上涨趋势表现明显; 另一方面, 旅游业态在转型, 观光旅游向体验式旅游转型, 传统旅游向生态旅游转型正成为一种趋势甚至成为现实。

  2. 1. 2 自然和人文相契合的地理背景

  项目所在地江西省宜春市森林覆盖率高, 风光秀丽, 且禅宗文化源远流长, 被称为禅宗圣地。 历史文化名址、 遗址 ( 同时也是旅游吸引物) 与森林背景相得益彰。 该市袁州区所属酌江风景区, 森林与溶洞、 森林与湖泊、 森林与怪石相映成趣, 有 “ 酌江山水画, 溶洞自然诗” 之佳誉; 该市郊县万载的竹山洞景区, 如藏身于林海中的矫龙。 散布于宜春全境的禅林古刹, 如化成寺、 仰山禅寺、 百丈寺、 宝峰寺等, 也多为万绿丛中的点点亮色。 这些名刹古寺, 是禅宗 “ 一花开五叶” 的 “ 三叶”, 即临济宗、沩仰宗、 曹洞宗的重要依托之所。 有禅宗马祖禅师的道场, 有怀海禅师制定清规戒律之地。 作为生命的原色, 绿色背景增加了这些名刹古寺、 洞穴怪石等文化迷思和旅游活性。 除 “ 绿色” 的森林、 “ 古色”的禅宗文化外, 有关宜春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色, 还包括: “ 暖色”, 即遍布各地的、 丰富的温泉资源;“ 神色”, 如彭祖的传说、 有关嫦娥奔月的神话; “ 红色”, 即秋收起义旧址之一等等, 以及传统的农耕文化特色。

  2. 2 项目规划的内容

  通过争取政策支持、 公司自筹、 招商引资等方式, 远期拟投资 10 亿元。 自 2013 年启动项目百花谷、 美食硒谷的基础上, 采取一边经营, 一边扩大, “ 步步为营”, 逐步推进的方式稳步发展, 拟打造好三大版块八大项目。 三大版块分别是动态、 静态和创艺版块, 八大项目分别是欢乐谷、 百花谷、 动物谷、 美食硒谷、 中医养生谷、 创艺谷、 禅林氧吧谷、 禅农谷等 。

  从其内容看, 不同于多数的开发或研究视角, 突破了将森林等旅游资源作为经济工具性的 “ 它者”来看的惯常思维。 2018 年 6 月在知网上检索可知: 森林旅游及森林养生相关文献, 多停留在: 一是偏重于从经济层面的关注: 从 “ E-RMP” ( 生态理念与分析理论的结合) 视角, 结合具体的规划案例, 分析县域生态旅游资源在生态、 资源、 市场、 产品等指标方面的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14] ; 以江西为例,从经济、 资源、 生态、 社会和政治 5 个方面, 通过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探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森林旅游发展的效益问题[15] ; 还有通过 SFA 方法, 测算中国省域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将测算结果通过定额比较法, 对森林公园旅游增长潜力进行评估[16] 。 二是偏重于从生态可持续层面的关注: 以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通过调查分析了游客对山西省森林旅游资源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状况及影响因素[17] ; 从中国森林旅游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 总结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18] 。 不少文献对森林旅游资源或是养生旅游资源关注点在于生态与经济的结合, 但是不外乎“ 主客两分” 地将森林看着 “ 它者” 思维。

  月都花溪谷项目主要是依托森林资源为其背景或吸引物 ( 包括部分人工造花树林), 并与其它自然资源和地方文化 ( 如温泉资源、 中医药文化、 禅宗文化等) 相结合。 项目立意在于, 从主体本位的角度去规划森林等旅游资源, 而从自然与人的对话, 从人的价值与意义角度, 以哲学的思维和方法去关注森林旅游相关的项目规划或运营。

  3 宜春月都花溪谷项目的哲学元素运用分析

  3. 1 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观

  “ 天人合一” 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 为儒、 道、 释三家均推崇, 道家尤为显著。 如儒家的天道及人道, 道家的 “ 道法自然” “ 万物与我为一” 的观念、 释家 “ 普渡众生” 的生态智慧。 “ 天人合一” 的自然哲学观在历代文人墨客的文学作品中多有体现, 如 《 诗经》 中所载的景 ( 赋予人格化) 与情、 物与志交融的场景——— “ 鸢飞戾天, 鱼跃于渊” “ 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 陶渊明构建的寄托富足安逸生活理想的 “ 桃花源” 自然图景以及与李白对饮的明月; 贺知章笔下能够裁剪柳叶的二月春风;王维勾画的春天夜间山涧的幽静 ( 环境世界) 与主人公悠闲的心静 ( 内心世界) 浑然一体的禅悟; 以及中国画中常见的岁寒三友 “ 松、 竹、 梅” 以及 “ 松、 柏、 樟、 楠、 槐、 榆” 六君子, 宋代画家范宽 “ 师法造化 ( 自然) ” 的艺术态度等等。 无不将 “ 物” 人格化, 以物言志、 以物言情, 体现文人墨客物我两忘, 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

  资源丰富, 可修身养性、 可寄托灵魂、 表达情怀的自然环境。 这是因为: 从人类进化史的角度看, 森林是人类的 “ 老家”, 人类在追名逐利和竞争压力状态之下, 实际上是发展进程中的异化和迷路。 为此,在人类的潜意识里, 有 “ 回归” 的欲望。 森林是人类实现 “ 回归” 的很好的目的地, 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 天人合一” 境界之所。 乡村森林旅游既有 “ 人化” 的乡村, 又有 “ 造化” ( 自然使然)的森林。 因而, 乡村森林旅游是实现 “ 回归” 理想和逃避现实的 “ 模拟” 与 “ 演练” 。

  其次, 月都花溪谷项目契合项目内容, 创设意象, 营造 “ 物我两忘” 的哲学境界。 项目规划中,通过百花谷中花海的灿烂, 结合惊险刺激的游乐设施, 与游客的 “ 欢乐” 诉求契合, 通过以景怡情,打造 “ 欢乐” 主题游; 与动物同行, 形成动物非我异类的自然伦理观。

  最后, 月都花溪谷项目通过森林氧吧和温泉疗养等内容, 体现了 “ 道即精气” 的唯物主义本体论和认识论。 “ 道” 这一范畴源于 《 老子》 , 在 《 管子》 作者那里得到继承并明确提出 “ 道即精气” 。“气” 不仅是物质世界的高度抽象, 而且存在于人的生命活动中 ( 如呼吸), 并在中医领域得到广泛解释和运用。 精气说揭示了世界万物 ( 包括人类本身) 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9] 。 月都花溪谷项目规划, 一方面吸收古代 “ 精气神说” 哲学元素, 吸自然精气, 达到养精、 养气、 养神之目的, 从而形成顺应自然, 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 另一方面构建人的心境 ( 主观世界) 与外在世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活观。

  3. 2 动静自适的行为哲学观

  “ 动” 与 “ 静” 是中国哲学上的一对重要范畴, 通常与 “ 表” 与 “ 里” 、 “ 阴” 与 “ 阳” 等范畴相关联。 在中国古代哲学的 “ 动” 与 “ 静” 这两个概念, 有别于物理学意义的运动与静止 ( 物体是否发生相对位移) 的含义, 在 《 周易》 八卦中, 阳为动阴为静, 有欲为动无欲为静、 有为为动无为则静,变易为动不变则静。 虽说 “ 无欲为动、 有欲为静, 刚强为动, 柔顺为静” 。 但是 “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 则将 “ 无欲” 的 “ 静” 与 “ 刚” 的 “ 动” 相反相成, 以及兵家的 “ 以静制动”, 均体现了阴阳转化、 “ 动” “ 静” 互为根本的对立统一辩证法思想。

  月都花溪谷项目将总体版块划分为动态区、静态区和创艺区。 动态区以热烈、 奔放的花海以及娱乐设施为主, 合之于爱情、 欢乐、 浪漫等主题, 体现了积极向上的 “ 动” 的哲学观。 在动的哲学中, 动就是变易, 热烈奔放的花海以及花期的四季变化是 “ 动” 的表现, 又是内心爱情萌动、 欢乐浪漫心境的外化。 月都花溪谷动态区, 以动的哲学为主题, 象征着积极、 成长、 渴望等因素。 然而, 月满则亏,物极必返, 动极则静。 为此, 又以 “ 静态区” 版块与之对应。

  月都花溪谷项目静态区以中医养生、森林疗养、 温泉疗养以及假日静养、 退休旅居等项目为主。 从中西医对比来说, 西医主动, 通过斗争哲学, 去除病菌。 虽然西医疗效显著, 但仍有 “ 杀敌一千, 自损八百” 之疑惑。 中医主静, 其养生法主张人体系统的平衡, 以及人与环境的协调。 为此, 心态的调适、 森林辽养和温泉疗养等, 均体现了中医疗养 “ 静” 的哲学理念中人与自身、 人与环境的静态平衡诉求。 而从 “ 假日静养” “ 白领禅修” “ 退休旅居” 等项目定位看, 体现了职场竞争的 “ 动” 与阶段性自我调适的 “ 静” 的对立统一, 或是从职场奋斗大半辈子的 “ 动” 到 “ 贻养天年” 的 “ 静” 的人生哲学转向。

  创艺观则为动静结合, 即有坐得冷板凳的静, 又有创新创意的 “ 动” 。 3 个版块互为联通, 适者选之, 真正做到 “ 动静自适” 。

  3. 3 禅意人生的修身哲学观

  “ 禅” 源于中国古代先民的修身智慧, 其吸收佛家和道家的思想, 主张排除杂念, 通过静修等方式达到某种开悟的状态。 禅宗思想成为人们应对世俗烦忧、 形成人生智慧的哲学人生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禅意人生的思想指南。 禅宗思想的主要思想体系包括: 一是 “ 心即真如” 的哲学本体论, 即认为精神本体 ( 主观世界) 是真实的, 现实世界却是虚幻的; 二是 “ 顿悟成佛” 的方法论, 即认为心即是佛;第三, “ 凡夫即佛” 的宗教归宿, 即佛并不遥远, 只在心中, 其与众生的区别只在一念之差[19] 。

  首先, 月都花溪谷项目基于 “ 禅农” 理念, 创设 “ 禅农谷” 项目。 项目旨在将禅修与农业劳动结合起来, 禅农并重, 则形成 “ 禅农” 思想。 “ 禅农” 就其概念来说, 除了代表寺院农业经济外, 其内涵还扩展为 “ 三善” 农业, 即与己为善、 与人为善、 与地为善的农业生产态度。 百丈怀海禅师在宜春百丈山立清规时, 提出 “ 一日不作, 一日不食”, 对农业生产及其规律作了伦理的诠释, 影响深远。 “ 禅农谷” 项目有意识地继承这一思想, 将其放到当代社会物质至上, 功利主义盛行, 发展异化的工业文明大背景下, 通过对比, 突出禅意人生的理想生活状态的诉求。

  其次, 试图打通人通往自己内心的通道。 月都花溪谷项目在规划中, 禅林氧吧与当地的彭祖文化、禅宗文化相映成趣, 通过假日禅修、 白领禅修班等项目, 缓解职场中竞争压力和工作忙碌造成的紧张,除却内心的烦恼, 寻求内心的灵静; 通过 “ 养老禅居”, 既远离了城市的喧嚣, 亲近了大自然, 又有不亚于城市的方便的生活设施, 有利于平衡退休后的心境。 在月都花溪谷项目规划案中, 拟将当地的农民及其生产生活方式作禅意的规范、 展示和解读, 并吸纳有禅意修身意愿的游客和旅居者参与其中, 意在通过农业生产与修行的结合, 拓展实现禅修理想的途径。

  此外, 在处理与同行关系中, 月都花溪谷项目遵循儒家哲学中的 “ 和而不同, 执两中用” 的矛盾和谐论。 在江西省宜春市乡村旅游遍地开花的大环境中, 难免出现同质化竞争。 月都花溪谷项目试图在 “ 异” 中立, 寻求特色化发展道路, 以差异化的错位竞争克服项目同质化竞争之弊。 将同行业的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的条件, 而不是阻碍, 旨在同其它旅游项目形成聚集效应和集散效应。

  4 启示

  4. 1 突破唯经济是论的一维思路

  旅游经济增长不是旅游发展的唯一目的, 旅游产业发展应该定位在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 只有把握了这个趋势, 旅游业本身才能更加健康发展。 如果倒因为果, 以产业增长为项目策划的近期目标, 并且作为终极目标, 这样的发展模式可能走不远, 走不出自己的特色, 最终反而损害旅游产业、 旅游经济的发展。 恰如明月花溪谷, 乡村森林旅游以 “ 人” 为定点, 根据项目基础和经济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 “ 定长”, 稳步增长, 即, 运用哲学与经济二维模式去规划项目。

  4. 2 以哲学自觉唤起 “ 人” 学意义

  乡村森林旅游规划 ( 设计) 中的哲学元素的运用, 可以打破常见的乡村旅游规划中 “ 见物不见人”之弊。 人的本质不仅是一般意义的吃喝玩乐, 而是尊严、 价值和意义。 而哲学是以外在世界为参照, 是对自身活着和存在意义的自我察省和反观。 乡村旅游规划应该有一种哲学的指路标, 使人走向自身的灵魂深处, 使自然景观与人的心灵对话。 唯有如此, 才能更好地使旅游业由传统的观光向纵深体验转型,由旅游向旅居转型, 顺应旅游发展新业态。

  4. 3 因地制宜激发内生式文化活性

  乡村森林旅游规划 ( 设计) 中, 充分吸纳哲学元素虽有必要, 但还须因地制宜。 恰如宜春月都花溪谷, 优美的自然风光、 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富硒温泉资源, 加上当地民俗和宗教文化。 这些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 契合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观、 动静自适的行为哲学观以及禅意人生的修身哲学观, 可谓相得益彰。 唯有从本地的自然人文资源禀赋等实际条件出发, 抽象出自然和历史积淀的哲学元素并加以吸收, 才能万激方发数“据内生性” 的文化活性而无抄袭他人之嫌, 亦不易被复制, 可避免乡村森林旅游规划中的同质化之弊, 实现差异化竞争。

  参考文献:

  [1] 张斌.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旅游哲学? 兼评 《 旅游哲学引论》 [ J] . 旅游学刊, 2012, 27 (9): 106-112.

  [2] 曹诗图. 旅游哲学研究基本问题与理论体系探讨: 与张斌先生商榷 [ J] . 旅游学刊, 2013, 28 (9): 94-101.

  [3] 曹诗图. 《 旅游哲学———从现象到本质》 评介 [ J] . 旅游论坛, 2017, 10 (5): 127-131.

  [4] 李振福, 彭琰. 基于哲学视角的旅游价值研究 [ J]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8, 20 (1): 85-94.

  [5] 曾芙蓉. 云南旅游发展的哲学思考 [ J] . 黑河学刊, 2017 (4): 26-27.

  [6] 叶超. 在路上: 旅游与哲学关系的思考 [ J] . 旅游学刊, 2017, 32 (11): 3-5.

  [7] 杨建明, 孙健. 设计研究中的哲学范式 [ J] . 包装工程, 2017 (22): 180-183.

  [8] 黄大军. 筑建现代空间观的生态之维: 西方现代生态空间观的哲学嬗变与城市规划 [ J] . 天府新论, 2016 ( 3): 99

  -106.

  [9] 姚丹. 周易的生命哲学及其对中国古代设计美学的影响 [ J] . 中华文化论坛, 2016 (7): 15-19.

  [10] 霍康. 家居产品设计的哲学美学诠释 [ J] . 包装工程, 2015 (4): 10-13.

  [11] 刘文良. “ 阴阳五行” 哲学观念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巧用 [ J] . 包装工程, 2013 (18): 1-4, 24.

  [12] 郑国. 知行观与城市规划: 中国传统哲学的启示 [ J] . 城市规划, 2018 (3): 25-29.

  [13] 恩格斯.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 M] . 3 版.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53.

  [14] 黄元豪, 赖启福, 林菲菲, 等. 基于 E-RMP 视角的生态旅游规划提升研究: 以福建 3 个县的生态旅游规划为例

  [ J] . 林业经济问题, 2018, 38 (3): 39-45, 103.

  [15] 周国宏, 聂小荣, 谢冬明.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森林旅游效益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 [ J] . 企业经济, 2018, 37

  (2): 62-168.

  [16] 丁振民, 黄秀娟, 朱佳佳. 中国省域森林公园旅游效率测算与旅游收入增长潜力研究 [ J] . 林业经济问题, 2016,

  36 (6): 571-576.

  [17] 关海玲, 梁哲. 基于 CVM 的山西省森林旅游资源生态补偿意愿研究: 以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 J] . 经济问题,

  2016 (10): 105-109.

  [18] 陈玲玲, 屈作新. 我国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 J] .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44 (1): 483-486.

  [19] 肖萐夫, 李锦全. 中国哲学史 ( 上) [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2: 152-155, 452-463.

  [20] 顾明栋, 冯涛. “ 离形去知, 同于大通” 的宇宙无意识: 禅宗及禅悟的本质新解 [ J] . 文史哲, 2016 ( 3): 43-57,

  166.

  [21] 李文嘉, 方睿, 范玥芸, 等. 从物性到诗性: 禅意美学下的陶瓷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 J] . 中国陶瓷, 2016, 52

  (1): 85-88.

  [22] 王少华, 肖德荣. 基于禅文化的新中式家具设计研究 [ J] .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7 (1): 80-81.

  [23] 袁梦秋, 禅意对于现代服装设计风格的影响 [ J] . 服装学报, 2017, 2 (5): 56-59, 78.

  [24] 周博. 禅意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 J] . 中华文化论坛, 2018 (1): 126-130.

  [25] 本刊. 天下清规仙源灵境: 记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百丈禅寺 [ J] . 中国宗教, 2014 (1): 84-85.

《乡村森林旅游项目规划中哲学元素运用的个案分析》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乡村森林旅游项目规划中哲学元素运用的个案分析

文章地址: https://m.zhichengyz.com/p-38779

相关内容推荐
一定不能错过!4本见刊快录用高的核心期刊推荐,覆盖多学科
oa sci生物类期刊有哪些?推荐10本
会计著作副主编评高级会计职称有用吗
肠道免疫相关的SCI期刊推荐9本
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定要发论文还是出版著作
41本民族学与文学方向AMI收录期刊
土木工程2区sci期刊推荐9本
A类核心学术论文难发吗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