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高教论文发表论导师思政工作与研究生思政工作的协同互动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期刊推荐,国际出版

职称驿站学术导航
关闭职称驿站导航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高教论文发表论导师思政工作与研究生思政工作的协同互动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高等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9-08-24浏览:18次

   摘 要:研究生導师不仅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人,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对象。本文从当前高校开展导师思政工作和研究生思政工作的问题与难点出发,阐释了导师思政教育与研究生思政教育之间的协同关系,探索了协同开展两项工作的机制和措施。导师与研究生思政工作的协同互动,对于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提升思政工作质量、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导师思政工作;研究生思政工作;协同互动;大思政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3.020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9)03-0098-04

江苏教育

  《江苏教育》宣传国家和省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学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开展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学观点与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研讨,交流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信息,辅导中学,特别是初中教师的进修提高,表彰中学教育战线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创新精神,开辟中学课程教学活动的科研园地,传播国内外教育信息。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质量和科学化水平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2],在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中处于关键地位、扮演关键角色、发挥关键作用。导师开展研究生思政教育,具有威信度高、针对性强和影响力深的天然优势[3],应当在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学术道德规范、遵纪守法教育和心理健康疏导中发挥重要作用[4]。

  导师作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基于此,面向高校教师尤其是导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对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挥“四个服务”功能具有战略地位。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 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 是灵魂。[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这为高校开展教师思政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如何落实导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发挥导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是高校研究生思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关于导师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内容、方式和保障机制的研究多见报道。相较学生思政,高校教师思政工作的思路、体制、机制和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6],且已有的相关研究大多针对青年教师思政工作,围绕研究生导师思政的专门研究较少,对于导师思政和研究生思政工作之间关系的研究更为缺乏。深入分析当前导师和研究生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创新工作思路,尝试导师与研究生思政工作的协同互动,是值得思考、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一、当前导师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导师进行思政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持续性和实效性不强

  一直以来,各高校思政工作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重学生、轻教师的现象,思政教育对象往往局限为新入职的青年教师,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的工作。研究生导师、尤其是博士生导师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和教学科研积累,导师遴选和年审过程对申请者的思政情况较难定量考察,客观上造成了重业务、轻思想的状况。导师的教学和科研业务繁忙,对政治理论学习的主动投入不多,导师尤其是年轻导师的成长发展压力巨大,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亟需思想政治引导、价值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服务。然而,导师的施教者显性身份被过分强化,接受教育的隐性需求却易被忽视,高校针对导师的思政教育和服务引导缺乏实效。这造成少数导师品行不端、学术失范,影响恶劣。在某高校进行的博士生思想状况调查中,有5.5%的博士生与导师关系紧张或敌对,其中有个别博士生将“导师自身没有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得不到学生的认同”选择为师生关系紧张或敌对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些导师存在心理问题,根据作者所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和学院思政工作负责人的反馈,因导学矛盾申请心理咨询的研究生不在少数,经过比对分析,发现他们的导师也需要心理疏导和干预。可见,针对导师的思政工作的薄弱,已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思政教育质量。

  2.导师对研究生思政教育首要责任的认同不够

  早在2010年,“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就被写入了教育部文件,经过几年的宣传和贯彻,高校导师对思政教育首要责任的认识有所加强,但仍有很多导师对“首要责任人”身份不够认同甚至存有反感。在某校2015年10月对导师进行的调查中,对“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 “要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责任人的作用”的提法,“非常认同的”占10.8%,“比较认同”的占42.3%,“一般”的占30.9%,“不太认同”的占19.7%,“非常不认同”的占6.3%[7]。笔者在与部分导师的日常沟通及相关座谈会上,也常常听到对此提法的质疑。分析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导师认为自身的主要责任就是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能力,指导学术论文,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由学校、学院的专职思政工作队伍和思政理论课教师负责。二是部分导师认为研究生早已成人,已经历了本科教育,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基本稳定,对其进行思政教育已没有意义。综上,对首要责任人身份的认同不够甚至反感,从根本上影响着导师履行研究生思政教育责任。

  3.导师开展研究生思政教育的素养、能力和精力不足

  导师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责任和内容包括: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识学风等方面,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了解掌握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风,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对研究生进行就业指导,鼓励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总体上,高校研究生导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较高,但是,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在个别研究生导师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8]。思想政治素养的不足,使得这些导师难以履行上述思想教育职责,甚至起到反作用。其次,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背景,部分导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和实践锻炼,开展思政教育的能力和信心不足。再次,导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已力不从心。根据某高校2017年5月的研究生思想状况调查,在与导师关系紧张甚至敌对的研究生中,有约26%的博士生和34%的硕士生将原因归结为“导师忙于各类事务,虽然有心,但没有充分时间与学生沟通”。   二、协同开展导师和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思考、分析和尝试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导师思政工作与研究生思政工作之间具有较强的交叉互动性和共生共赢性,探索和实践导师与研究生思政工作的协同互动,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预见的实效性。

  1.对导师和研究生状态及问题的感知更准确

  导师和研究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两大主体,这两个群体相互接触最密切,互动最频繁,作用最直接,影响最巨大。其中一个群体的状态不仅可以影响、也可以反映另一个群体的状态。对导师中存在问题的感知,可以帮助思政工作者及早发现并准确判断研究生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反之亦然。另外,青年教师和高年级博士生的年龄接近,面对的学业、事业和生活婚恋压力也十分相近。协同开展导师和研究生思政工作,有利于通过对任何一方的调查和了解,更准确地感知彼此的状态,发现彼此的问题,尤其是相互影响造成的问题。

  2.导师和研究生思政工作的精准度更高

  导师的言传身教对研究生影响巨大,也是对学生开展爱国、诚信和敬业教育的最关键角色。优秀典型学生往往与导师有着融洽的关系,对导师的品行十分敬仰。而个别导师对学生关心不够,或自身品行不端、行为不当,所指导的学生就容易出现各类问题。在某高校2017年6月的研究生重点关注人员排查工作中,发现有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或学业、就业困难的研究生中,明确原因为与导师有矛盾或沟通不畅的占比15%,其他学生中也可能存在导学矛盾但没有明确向辅导员表明。另外,思政工作强调关爱学生,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教师作为合力育人的一个分力,要想传递爱,自身也需要爱。有学院反映,个别教师自身存在心理问题,所指导的学生出问题的比例较高。导师尤其是年轻导师面对着沉重的压力,一方面会将科研压力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自身也需要关爱和帮扶。解决了导师的问题,往往学生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3.高校思政工作的实效性更强

  打破导师和研究生思政工作的壁垒,促进两项工作的协同互动,在增强工作实效方面有四个优势。一是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可对导师和研究生同时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政工作培訓与青年党员骨干培训等工作;二是有利于工作方法的相互借鉴,例如研究生的每月重点关注人员排查、成才表率先进事迹报告会等,都可以在导师尤其是年轻导师中应用;三是有利于已有工作的深度融合,例如在党建工作方面,可将部分较为薄弱的高年级博士生支部和教师支部合并,以加强教师和学生基层支部建设。再如在实验室、课题组中设立思政导师岗位,聘请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养、拥有思政工作热情和能力的年轻导师担任,强化培训和考核,使之成为导师和研究生思政队伍的有效补充和得力助手;四是有利于重点难点问题的有效突破,实现思政队伍与导师队伍及管理服务队伍的有效协作等。

  三、协同开展导师和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与措施

  着力构建大党建、大思政、大维稳工作新格局已成为当前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9]。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在本科和研究生思政工作的协同互动方面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成效[10]。在导师思政治工作与研究生思政工作的协同方面,可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1.强化机制和制度保障

  建立协同互动机制。不同高校教师思政工作的归口单位不一,对于教师思政工作的具体职责、内容和开展方式也各有不同。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对高校教师思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高校相继设立教师工作部,例如,北航、北理工等大学均在人事处设立了教师工作部,专门开展教师思政工作。但教师思政绝不是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一般而言,导师的遴选、年审和培训等工作由研究生院组织开展;教师的政治理论教育由宣传部规划实施;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和谐氛围营造和参政议政工作由工会负责;教师党建工作由组织部负责;研究生党建思政工作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负责。要实现导师和研究生思政工作的协同互动,需要建立所有相关部门工作的合作与协同机制,形成思政工作合力。可探索成立上述多个单位参与的思政工作联席会,定期研讨规划工作。有条件的高校、尤其是研究生院与研工部合署办公的高校,可试点在研究生院设立“导师和研究生工作部”,统抓统管导师与研究生的思政工作,形成互促互进的有效机制。

  加强制度保障。建立并不断完善针对导师的思政工作和导师落实思政教育责任的相关制度,明确导师思政责任,实施导师思政责任承诺、定期与学生谈心、接受培训等相关制度,在导师遴选、年审和考核中对师德师风及落实思政教育责任实施“一票否决制”等。健全激励制度,将导师落实思政教育责任情况与导师的招生指标、评奖评优等挂钩。同时注重制度落实情况的考察和督导,避免制度成为光有样子没有实效的“稻草人”。

  2.增强教育和培训实效

  丰富导师教育培训内容,兼顾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教育培训内容应涵盖理想信念教育、师德师风教育、学术诚信教育和思政工作专项培训。一方面教育引导研究生导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针对导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相关的专项业务培训,帮助其认同并担当思政教育责任,了解对研究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内容,学习相关的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学术道德和心理健康等知识,不断提升育人水平。

  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推进“三个结合”。一是学校和学院两级结合,凝聚学校学院两级力量,促进校内外和学院间优势资源的整合,开展多层次、多类别的教育培训,将针对导师的教育培训从只有“桌餐”转变为“桌餐”和“自助餐”互相补充,提高培训的专业化和吸引力。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理论教学和报告外,要组织导师和研究生共同参与社会实践,通过挂职锻炼、调查研究、学习考察、志愿服务等方式,深入了解世情、国情、民情,增强教育培训实效。三是线上与线下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课程、移动终端公众号等新媒体资源,提高培训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覆盖面。还应加强考核,实施导师接受思政教育培训最低学时制,参训情况应作为导师遴选和考核的重要参考。  3.搭建互动与交流平台

  畅通导师和思政工作队伍的沟通与协作渠道。强化学院党委书记、研究生导师、思政工作队伍和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的定期沟通机制,促进专职思政队伍、导师和管理服务人员三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增进相互理解和支持,凝聚各方力量,营造合力育人的良好氛围。探索以行政班级、纵向党支部或实验室(课题组)为单位聘任研究生思想政治导师,每个行政班或党支部配备一至三名思政导师,选拔有思政工作意愿和能力的教师党员担任,配合各学院思政工作负责人和导师开展研究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形成育人合力。

  搭建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校院两级组织导学关系征文大赛、师生羽毛球赛、师生摄影大赛、“最具创意我与导师合影”评比、师生趣味运动会、师生茶话会、师生书信交流等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友好互动。开展导学关系问卷调查,召开调研结果研讨交流会,听取师生双方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导学问题。定期将学生重要活动安排、本阶段主要特点以及导师注意事项发给导师,请导师了解各阶段的研究生思政工作重点,理解、支持研究生参与各类学术交流和文体活动。通过上述举措,营造和谐的导学关系氛围,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綜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高校“大思政”战略定位和工作格局的正式确立[11]。针对导师和研究生思政工作的融合,对于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提升思政工作质量、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工作开展中,应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机制和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培训和教育为抓手,以搭建互动交流平台为支撑,不断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针对性、亲和力、精准度和对人才培养的贡献率。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6-12-09(1).

  [2]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R].教思政[2010]11号文.

  [3][8] 卢东兵,方霞.导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人[J].江苏高教,2015(4):93-95.

  [4] 娄淑华,李长龙.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9):92-95.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351.

  [6] 何祥林.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7(Z1):51-53.

  [7] 胡守强,涂俊才,范金凤,刘凡.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长效机制探索[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2):24-27.

  [9]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17 年工作要点(摘编)[J].思想教育研究,2017(4):3-4.

  [10] 熊晓梅.坚持立德树人理念推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3(Z3):38-42.

  [11] 李建伟.“大思政”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角色探析[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5):51-57.

《高教论文发表论导师思政工作与研究生思政工作的协同互动》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高教论文发表论导师思政工作与研究生思政工作的协同互动

文章地址: https://m.zhichengyz.com/p-39514

相关内容推荐
一定不能错过!4本见刊快录用高的核心期刊推荐,覆盖多学科
oa sci生物类期刊有哪些?推荐10本
会计著作副主编评高级会计职称有用吗
肠道免疫相关的SCI期刊推荐9本
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定要发论文还是出版著作
41本民族学与文学方向AMI收录期刊
土木工程2区sci期刊推荐9本
A类核心学术论文难发吗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