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文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9-09-04浏览:29次
[摘要】金庸的武侠小说集娱乐性和思想性为一体,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瑰宝,既继承了传统武侠小说的精髓,也实现了从思想到艺术的诸多革新。总览金庸小说,“隐逸”主题贯穿其始终,是金庸对“理想与现实”人生哲学问题的具象反映,对“归于平淡”审美原理的实践发挥。金庸作品中的“隐逸”并非消极避世,而是角色追求个性自由、提倡独立精神的必然。“隐逸”主题诠释了金庸对儒道释精神的理解,既是其对中国古典文化的重新建构,也体现出其尊重个体生命价值的现代观念和现代意识。
[关键词]金庸;隐逸;儒道释
[中图分类号]1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19)03—0125—03
《浙江学刊》作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传承文明、传承学术为使命,倡导学术创新,呼唤学术良知。力求准确、深刻地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实践的轨迹,做到学术性、思想性、现实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综观金庸的15部武侠作品,会发现书中有不胜枚举的英雄豪杰选择退出江湖,隐居避世, “归隐”成为金庸小说中一种普遍性规律和自觉的艺术追求。
一、金庸的“隐逸”情结
(一)对“桃花源”的憧憬
“桃花源”一词出自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描写了一个理想状态下的美好生活:那里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没:fi-剥削压迫,人人无拘无束,怡然自得。虽属虚构,但表达了对于浑浊社会的不满,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射雕英雄传》中的桃花岛、《神雕侠侣》中的终南山古墓、《倚天屠龙记》中的冰火岛都是“桃花源情结”的物化表现。桃花岛南边为海,向西为岩,郁郁葱葱,繁花似锦,东邪黄药师守着对妻子的怀念,隐居于此,再也不参与江湖的血雨腥风,带着黄蓉过着闲适的平淡日子;杨过曾对小龙女说过要一起远离江湖,找个地方养些小鸡小鸭,过宁静的日子,他们最终隐居终南山古墓,正是找到了心中的“桃花源”;张翠山、殷素素、谢逊在冰火岛上,狩猎捕鱼,自给自足,在江湖中本是死对头在岛上却如亲人般生活。
金庸笔下的英雄们最后都选择去过“苍狗逐兔走,白云携鸟飞”的日子,这也是先生对侠客内心世界的领悟,是人类对平和恬淡生活的向往,对乌托邦社会的憧憬。
(二)对宁静平和的向往
金庸笔下的侠士们选择隐逸,是经历一番争抢、斗杀后的“功成身退”,是对平和恬静的向往。他们的归隐,表达了对江湖的厌恶和逃避,对名利的不齿与淡泊。
张无忌自幼历经磨难,机缘巧合下习到绝世武功,江湖上的各路英豪都以他为尊,在天下唾手可得之际,他却一心想与赵敏归隐冰火岛。杨过正是凭借独门武功“黯然销魂掌”,在华山论剑中被封为“西狂”,在本可以此在江湖上大有作为之际,选择与小龙女回到“活死人墓”,过平淡的日子。令狐冲在有吸星大法之后、绝世剑法和盖世神功的加持下,没有选择称霸武林,而是与爱妻携手隐逸。通过这些例子,我们不难发现江湖的尔虞我诈、钩心斗角,令他们如履薄冰,而归隐就成为他们内心的向往与渴望。冤冤相报无穷尽,浪迹江湖何其难,因而侠客选择归隐,选择逃避也是无可厚非的,这是人们对世俗价值的主动摒弃。虽然归隐对社会而言并无任何贡献,但这-rE比争权夺利要高尚许多。
这也给我们一个启迪: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知足者心常乐,以此一生安乐任逍遥。
(三)对真情挚爱的歌颂
侠客们隐居避世,是与意中人并肩隐逸,是对真情挚爱的颂歌,是对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的期盼。赵敏与张无忌本是势不两立的,可当他们 品中的尚“道”者大多率性而为,潇洒自我。相爱后,都放弃了尊贵的身份、大好的前途,只 《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他完全不在乎江为执手相伴一生;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经历太多 湖上的规矩和所谓的正邪之分,一切全凭本心,的波折:终南山下的误会、绝情谷的凶险、十六 以诚待人,自由洒脱。
而他的妻子任盈盈也是这年的离散,但最后他们还是冲破了世俗伦理的羁 样至情至性、不慕名利的性格,两个人与道家的绊结为夫妻,携手隐逸;令狐冲身为恒山派掌 思想如此地契合,也就不难理解最后两个人决定门,任盈盈却是日月神教的圣姑,两个人却在当 退出江湖,于山水之间琴箫合奏以自娱。时的局势下,冲破门户之见,追求真挚爱情。他 《神雕侠侣》中的杨过也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们不顾武林中的所谓的正邪之分、门派之别和一 性情中人。凡事只问自己的好恶,特立独行,偏切的陈规陋俗,真心实意地对待心爱之人,最后 执起来不顾一切。既认西毒欧阳锋为义父,又叛与自己的红颜知己共闯江湖后携手归隐的。他们 出师门拜小龙女为师,将师父赵志敬视为仇人。
看重的是情意和心灵的契合,追求的是与爱人的 他的人生态度在于实现自我追求自己生命中最可完满,生儿育女、共享天伦。 贵的东西即使这种东西有违“礼教大防”。他爱上自己的师偏ttl,龙女,这在当时简直是“禽兽意识。金庸书中表现出来的重视“个人的自由,个性的舒展”的精神,既是个人的,又归属于群体;既是历史传承,又直面现实;既是民族的,又合于世界潮流。
当金戈铁马的鏖战、运筹帷幄的宏图随着英雄的老去飘零殆尽,时代造就了一种超卓的风采,潇洒的风度,归隐后就留给世人一份玄远的神思、一个永恒的神话。金庸笔下武侠人物的“隐逸”,是金庸肯定了生命的一切过程,肯定了人生所有的痛苦与快乐,肯定了隐逸者的避世行为、讴歌隐逸者的个性追求、赞扬隐逸者的独立精神,体现出金庸对于民族、时代和历史的准确把握和对中国社会众生相的深刻理解。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4.
[2]倪匡.我看金庸小说[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2—5.
[3]杨过.后世文学中的“桃花源情结”[J].南国博览,
2016(6).
[4]“u,Jianmei.View:Women’S Images in Chinese Mar-
tial Arts Novels[J].University of Colorado,Boulder,2015
(3).
[5]刘卫英,孙恬.金庸小说的文化意蕴与教育功能[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6][美j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4.
[7]陈墨.孤独之侠——金庸小说论[M].上海:上海三联
书店,2001.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隐逸\"主题研究》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隐逸\"主题研究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