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环境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02浏览:97次
【摘 要】 为加强海上应急救援能力,分析建设海洋强国背景下我国海上应急救援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决策指挥体系建设、完善海上救援法制法规、加强应急救援装备智能、推进国际合作搜救理念、打造高端专业救援队伍的海上应急救援工作发展建议。
【关键词】 海洋强国;海洋战略;海上救助;应急救援
《热带海洋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海洋学综合学术刊物。
1 海上应急救援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拥有300万km2的海洋国土面积,多个沿海岛屿,1.8万km大陆海岸线和1.4万km岛屿岸线,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战略高度对海洋事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标志着海洋强国发展目标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海洋开发利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人类海洋实践活动愈加频繁,海洋主权与利益冲突更为激烈,涉海公共事务越来越复杂,维护海洋权益、保障海上运输通道安全、加强涉海公共事务管理,促进海洋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关系到沿海国家生存、发展和强盛的重大战略问题。
海上安全是发展海洋强国的前提保障,对海上应急救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上应急救助任务日益艰巨。尽管我国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海上应急搜救力量,海上救援基础工作、基地布局和装备建设也逐步向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发展,但海上应急救援工作在法律地位、装备体系和人才队伍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在指挥协调、联合搜救、多方合作等方面还有待提高。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综合规划,应急指挥科学性和智能性不高,海上应急能力发展不均衡、联合救援行动的组织指挥关系复杂、应急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应急救援装备设施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为了确保海上战略通道安全,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运用政治、外交、经济、法律和军事等手段,全方位提升维护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的综合实力,应对海上紧急情况或突发事故,加强海上应急救援的能力,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2 建 议
2.1 强化决策体系,推进应急指挥科学化
建立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紧急磋商工作程序,优化海上搜救应急待命力量部署,健全海上搜救指挥机构和协调机制,推进《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发挥船舶远程识别与跟踪系统、卫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北斗导航系统、险情信息统计分析系统、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系统在海上搜救行动中的辅助决策作用,完善海上救援指挥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救援模拟系统等应用训练平台,建立布局合理、调度得力、反应迅速的科学搜救网络体系。通过海上救援可视化传感系统,实现海上救援可视联动,将救援现场视频、图像、文字等动态信息经卫星实时传回应急指挥中心。通过海上救援人工智能系统,分析应急救援的地理环境、装备性能、实施障碍,依托专家系统进行逻辑推理,形成应急抢险救援综合评估,为指挥决策提供符合实际的救援方案。救援指挥中心以智能系统为支撑,全天候监控救援动态和反馈信息,实现海上应急救援统一管控、分区作业、纵向联通、横向协同,保证海上救援任务顺利完成。
2.2 完善法律法規,推进海上救援法制化
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固化和保障海洋政策和法律措施的实施,完善联合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法规和组织指挥法律制度,推进《国家海上人命搜寻救助条例》立法进程,制定应急救援力量参加海上救援行动条例,修订《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依托国家紧急救援法律协调海上救援行动,明确应急救援力量参加海上救援行动的职能任务、启动程序和隶属关系,使海上救援行动有法可依。确保海上救援行动统一指挥、统一制度、统一步调,在执行海上救援任务中,各方救援力量互通情况、共享信息、主动支援、积极配合,避免联合应急救援指挥障碍、行动混乱、协同困难、效率低下、贻误时机甚至救援失败。
2.3 加强装备建设,推进应急救援智能化
我国海上救援装备与美国、英国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美国海上救援力量配备世界一流的破冰船、巡逻艇、运输机和直升机,紧急情况下航母军舰也投入到救援行动中,救援力量中的所有船舶都至少配有轻武器;而我国目前担负海上救援任务的装备数量少、年代久,存在科技含量低、数字化程度低等问题,与世界一流的海上救援装备器材相差甚远。必须加强我国海上救援智能化,推进海上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建设;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远程信息共享,针对海上救援特殊环境增强夜间搜救能力;结合我国实际需求和经济实力,研发新型海上救援装备,提高装备科技含量,加快搜寻救助装备和器材的现代化进程;注重小型高速救助船和空中救助力量的开发引进,形成沿海以小型高速救助船艇为主,中远程以大型救助船艇和空中救助力量为主的搜救格局。
2.4 协调合作交流,推进搜救理念国际化
世界海洋强国在制定和实施海上安全战略中的经验,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保障体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必须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加强与国际组织及我国港澳台地区海上应急搜救部门的合作,与周边国家或地区形成互利共赢、优势互补的格局,通过协商、谈判逐步化解海洋权益争端。建立国际搜救合作机制,形成海上安全信息交流合作平台,拓展国际化视野,加强海上应急搜救工作的协调配合,促进相关国家在海上应急搜救、海洋环境保护、救援专业培训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交流协作。加强海上应急搜救合作和海上联合搜救演练,完善险情应急处置预警,建立资源共享、信息互动的搜救交流平台,开展海上救援人员业务交流和海上搜救先进技术研究,扩展海上搜救应急联合行动的广度和深度。
2.5 强化人才储备,推进救援工作专业化
海上救援能力的强弱,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形象。必须加强海上专业救援力量体系建设,强化海上应急救援人才储备。海上救援行动有别于陆地救援行动,也不同于一般性救援行动,其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专业技术要求更严,应该按照强化目的性、突出针对性、强调实用性的原则,以“决策指挥、专家队伍、技术骨干”建设为重点,坚持人才引进与自我培养相结合的方针,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编制统一的指挥、协调、救援培训大纲,建立健全海上应急救援人员培训体系,打造一支梯队合理、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海上应急救援队伍,培养一批掌握应急救援、系统管理、信息应用、装备保障的专业人才,有效调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以及各种部门的人力、物力、设施,履行海上救援任务,以满足海上救援任务的需要。
2.6 强化基础建设,推进管理运行制度化
探索海上应急搜救能力考核评估机制,加大对海上搜救和重大应急处置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制定适合海洋强国战略发展的应急保障救援布局,规范救援工作组织结构、救援信息传递要求、救援装备使用流程、救援力量行动准则、救援协同演练环节,优化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机制,建立救援标准体系组织机构,完善搜救专业队伍的救援方案论证、装备研制、救援标准。海上安全事件的发生受国际国内政治、自然天气气候的影响,必须关注国内外时局变化和社会态势发展,加强实战训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在践行海上运输通道安全战略构想中,结合实际情况,转变管理理念,完善政策法规,实施综合方案,有针对性地做好海难、空难、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推进我国海上应急救援现代化,保障我国海洋运输通道安全。[1]
3 结 语
海洋强国战略是我国和平发展和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我国发展海洋实力和维护海洋权益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海上安全环境依然面临重大挑战,南海区域局势紧张,亚丁湾索马里海域、马六甲海峡、西非和南美洲沿海海域海盗出没频繁,海上霸权主义势力在南海、东海屡次挑起海岛主权争端,对我国航行船舶构成严重威胁。[2] 必须加强装备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推进海上应急科技产品的研发和科技手段的应用,开展海上交通执法和应急搜救合作,维护国际运输通道安全,提高海上航行通道的安全保障能力,为国家海洋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为我国海洋强国战略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李睿,肖克平. 我国海上专业救捞队伍现状及发展目标[J]. 水运管理,2019(9):18-20.
[2] 潘科,潘宣宏,何杨. 适应海上应急救援需要 加强海上搜救能力建设[J]. 水运管理,2014(9):26-28.
《建设海洋强国背景下我国海上应急救援工作发展建议》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建设海洋强国背景下我国海上应急救援工作发展建议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