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形势下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现状及对策探析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_期刊投稿推荐_期刊论文发表咨询_职称驿站

论文发表指导,期刊推荐,国际出版

职称驿站学术导航
关闭职称驿站导航

论文发表职称晋升 全方位咨询服务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新形势下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现状及对策探析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01浏览:6286次

   【摘要】科研院所是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研究及推进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随着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对科研投入力度的加大,科研院所如何落实好新形势下科研经费管控要求,管好用好科研项目资金,创造更多经济与社会效益是当前面临的新挑战。文章从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概念出发,深入分析阐述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科研院所构建起更精准、高效的科研经费精细化管控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6.71

经济管理文摘

  《经济管理文摘》创刊于1987年,由原国家经济委员会主管,国家经济委员会经济管理研究所主办。为配合企业抓管理、上等级,《经济管理文摘》主要就企业管理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市场营销促进等方面进行跟踪、报道。

  一、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必要性

  (一)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现代管理学认为,精细化管理是科学化管理的更高层次。部分研究学者将精细化管理概括为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

  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是将“精细化管理”方法融入科研经费管理的具体实践,注重项目承担单位之间、科研管理与财务管理单位之间的协同效应,全面统筹科研经费使用与科研项目的开展,将经费预算与项目立项、经费支出与项目研究过程、经费效益与项目成果产出有机结合,使科研经费不断向科学化、精细化发展,经费使用安全、规范、高效,能保障科研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

  (二)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1.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是科技强国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推进和优化科研经费管理,主要有《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50号)、《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1〕32号),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不断调整优化完善,精准发力,激发了科研创新创造活力。

  2.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是提高资金使用效能的有效举措

  2013年以来,我国科研经费和研发投入快速增长。财政部数据显示,2013—2020年中央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达2.3万亿元;2021年,在中央本级支出负增长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重点保障科技支出,安排预算3227亿元;“十四五”时期,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随着科研经费与研发投入的快速增长,管好用好科研经费、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对促进科技事业发展愈发重要。

  3.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是降低经费使用风险的重要保障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阶段,科研项目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数量与规模增长势头强劲,这使管理难度和运行风险持续增大。现阶段,科研经费管理方式由过程管理向成果管理转变,但由于科研活动的不确定性,新形势下科研经费的配置使用风险显现,一旦财务与业务不匹配,就可能产生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因此需要对科研经费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科研申报、评审、立项、执行、监督、评价等全过程管控,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

  二、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1.存在“重项目管理,轻经费管理”的现象

  一直以来,科研院所承担了很多国家级重大科技任务、攻克解决了很多重大科技难题,是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对于科研项目而言,长期固化模式是任务优先,以技术创新、提升学术水平、实现应用研究、确保项目成果价值为重心开展工作,项目实施中对各节点目标的完成情况关注较多,而忽略了经费使用管理。多数科研人员对经费的管理也未从根本上转变观念,缺乏正确认识,他们认为经费只是财务人员记好账、付对款的事,对经费管理缺少积极性与主动性,这给经费的合规使用埋下隐患,导致出现经费使用串项、经费执行率较低、经费开支超预算、列支不合理等问题,在科研项目财务决算时也无法避免地面临经费审计风险。

  2.经费管理存在“两头紧、中间松”的情况

  从全过程管理角度来看,科研经费伴随科研项目立项、执行、结题验收等各阶段,经费管理行为应包括经费预算申报、使用管理、财务决算等各环节,但在科研院所中,受人员配置或人员能力精力所限,经费管理更多着眼于外部监管政策的刚性要求,对经费的预算申报和决算验收抓的多,对经费使用过程管理抓的少,过程监控不到位,由此造成经费使用与项目执行脱节,实际支出与经费预算“两张皮”,严重影响了经费的使用效率,导致项目财务验收中不合规问题频现。

  3.项目人员对经费使用规范缺乏正确理解

  近年来,科研经费管理政策要求越来越规范,但科研院所的经费使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笔者认为,审计中发现的诸多经费使用不合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科研人员对经费使用政策的掌握程度相关。一方面,项目负责人对经费支出的基本概念不了解。普遍认为只要是为科研活动购买的物资都从科研经费中列支,如硒鼓、鼠标、键盘等办公耗材,桌椅家具等固定资产,这显然不符合科研经费支出规定。另一方面,科研人员对不同的经费使用要求掌握不充分。对不同来源的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要求和开支范围亦有所差异,但对科研人员来说,往往以熟悉的某类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如财防〔2019〕12号文)管控所有项目,从而造成其他类别课题经费使用中的不规范。

  (二)科研经费管理责任机制不健全

  1.科研经费管理的主体责任未有效落实

  “放管服”的宏观形势下,国家层面已按“应放尽放”原则赋予了科研人员人财物自主支配权,强化主体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项目负责人获得了自主权、预算调剂权后,经费使用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主要原因是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财务部门作为科研经费支出记录的提供者,在项目审计验收时,极容易被判定为经费使用问题的责任人,由此造成项目负责人、项目管理部门的经费管理主责意识缺失,审核把關作用未有效发挥。

  2.主研單位对参研单位的科研经费管控存在“盲区”

  科研项目中,有的为增强研发能力优势,由多个主体联合申报、共同承研。这种模式下,项目研究期间分包款的资金管理与支出执行进度等由参研单位自主决定。但“参研不参管”现象时有发生,主研单位与参研单位间是合作研究关系,并非完全的经济业务关系,然而由于参研单位经费管理能力参差不齐,加上参研经费较少,不足以引起重视,且主研单位对参研单位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导致分拨参研的科研经费使用问题突出,对科研经费评价造成不良影响。

  (三)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不科学

  1.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准确性低

  科研经费预算是项目费用开支的一个边界条件,编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经费使用效果。目前项目经费预算一般由科研人员按照任务消耗的各种资源和预计工作量进行上报,但科研人员有时会凭主观经验,没有标准预算编制依据,有时由于科研活动的不确定性、复杂度高,对科研项目难度和工作量估计不足,导致项目预算准确性较低。

  2.项目经费预算调整不及时

  项目立项批复后,年度预算到位资金根据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计划金额或依靠主承担单位拨付的年度转拨款,受项目拖期、到款滞后等因素影响,项目执行中的实施进度与分年度预算拨付进度不匹配且预算调整不及时,导致经费执行偏差较大,科研超垫支情况普遍。

  (四)科研经费支出考核不完善

  1.过度追求科研经费执行考核的时点效果,对经费策划不足

  财政直接拨款的科研经费一般通过零余额账户管理,对科研院所来说,这类科研项目经费有较严格的财政执行率考核,导致经费使用中会过度关注考核时点目标,而未能从全周期做整体策划,这在新立项目中体现更为明显,项目第一年经费过于充裕,对后续执行预计不足导致经费开支前松后紧,或造成项目超支,经费使用风险增大。

  2.科研经费考核偏于事后“静态”管理,精准管控效果无法体现

  在各科研院所内,经费使用指标通常按照科研计划管理方式逐级分解下达,但经费指标“动态”管控能力较差,考核效果不佳。一是考核周期过长(如从年度为周期)导致科研经费管理滞后,经费使用问题无法及时发现;二是考核方法不当导致经费管控不精准,科研院所仅注重经费到款,没有将预算执行、已发生成本与经费总额联动,导致精准管控效果欠佳。

  三、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策略

  (一)健全科研经费管理体系机制,夯实科研经费管理基础

  1.完善科研经费制度建设

  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是保障科研经费规范使用的前提,各科研院所应根据承担的科研任务来源,制定适用不同项目管理方式的经费使用规定,明确科研经费管理的组织、执行、监督等各环节工作要求,落实科研负责人、项目管理、财务、审计等部门职责,以制度引导科研人员更新经费管理理念,提高科研管理全线对科研经费的重视,不断守正创新,转变工作作风,优化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模式,切实发挥好科研经费的创新效能。

  2.建立健全项目负责人负责制

  科研院所在坚持放管结合、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结合的原则下,进一步健全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并通过科研任务书形式将承研单位纳入负责人管控范围。科研管理部门以监管和服务为重点对科研经费的事务性工作进行授放权管理,使项目负责人有权对经费使用、经费结余的支配使用做出相应调整或安排,并对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合理性、合规性直接负责。

  3.加强对科研人员经费管理的指导与培训

  科研院所财务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其专业优势,加强对项目人员经费管理的指导与培训。科研人员要对经费管理的基本规范、预算管控要求以及经费管理涉及的费用项目及其具体内涵,进行系统学习,从而在经费使用中更具有自主管理能力,推动科研经费管理从财务事后控制向前延伸至由项目人员进行事前、事中控制,降低科研经费违规开支风险。

  (二)深化业财融合,推进科研经费协同管理

  1.联通财务与业务管理,消除经费管理“拥堵点”

  科研院所财务与业务部门应在推动科研体制改革举措落地上下功夫,统筹推进项目经费、技术状态与研究进度,将经费管理贯穿项目全过程。在项目申报时,面向任务需求,项目方案、技术路径与经费开支同步策划,使经费管理可视化;在项目执行时,项目进度、任务调整、人员配置等情况同时传递,经费使用的依据支撑等信息可同步更新;在项目验收时,项目数据与经费数据对比分析,查找经费使用问题,形成数据积累,为后续持续提升经费使用管理效能提供参考。

  2.建立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经费动态管控

  基于上述业务流程的贯通,以及科研经费管理数据繁复的特点,科研院所应以信息化手段推动经费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落地,通过搭建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化平台,对科研经费实现动态管控。同时,也根据不同管控模块及不同使用对象需要,个性化展示经费管理状况,提高信息传递与反馈效率,使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更高效。

  (三)加强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提升科研经费管理精准度

  1.将科研经费预算编制模板化,提高编报准确性

  面对不同来源、特征属性不同的项目,科研院所应加强顶层设计,通过整合各类经费管理要求,设置不同类型适用的经费预算申报模板,减少科研人员错误理解或经验不足造成的预算编报差错,同时财务人员应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从财务管理视角指导经费预算申报侧重点,对间接费用等的分摊标准、申报比例等及早提出指导意见,切实提高科研经费预算准确性。

  2.引入先进预算管理方法,使科研经费预算管控到位

  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中,预算管理是基石。面对科研经费预算不科学、管理不规范的难题,科研院所可考虑引进WBS等有效管理工具深化科研经费预算管理,通过科研经费预算的细化分解,提高预算执行准确度,突出预算刚性约束作用,实现对预算执行的实时跟踪、预警、监控,及时纠偏与修正,提高经费预算的权威性、严肃性,推动经费预算管控到位。

  (四)建立完善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体系

  做深做细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科研院所应适应科研经费管理新形势、新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以科技创新为本,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体系,综合分析科研项目投入产出率、科研费用使用情况、内外部监督检查等因素,开展绩效评价和考核评比,全面提升经费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成效。

  主要参考文献:

  [1]汪中求,吴宏彪,刘兴旺.精细化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2]罗珵,杨骁.中国科研经费政策发展历程回顾及演变逻辑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21(7):15-28.

  [3]赵立雨,闫嘉欢,杨可.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逻辑动因及推进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8(24):124-131.

《新形势下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现状及对策探析》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新形势下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现状及对策探析

文章地址: https://m.zhichengyz.com/p-47275

相关内容推荐
土木工程2区sci期刊推荐9本
A类核心学术论文难发吗
教师职称专著对第一作者单位有要求吗
博士出书的最佳时间,理清3个环节,出版会及时
公共卫生、环境卫生与职业卫生SSCI期刊推荐6本
南大核心期刊难发吗?为什么难发,怎么才能更好发
职称评审出版专著有哪些优势?超重要的4点分享给大家
7本振动控制领域的SCI期刊推荐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马上联系学术顾问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

不要急哦,马上联系学术顾问,获取答案!

免费获取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