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城市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1-04-28浏览:59次
[内容摘要]城市建设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平台。要实现城市发展的新跨越,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以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并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本文以低碳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低碳城市的理论内涵,简要介绍国内外典型低碳城市的发展现状,最后提出基底低碳(能源发展低碳化)、结构低碳(经济发展低碳化)、方式低碳(社会发展低碳化)和支撑低碳(技术发展低碳化)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说明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低碳城市;低碳经济;低碳技术
近年来,反常的气候变化给人类生活带来严重灾害。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近代人类推崇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观念,过多地使用化石(高碳)能源所造成的结果。人们在城市享受方便舒适的生活的同时,承受着城市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为了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目标,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节约能源,保护生态,迎接低碳时代的到来。低碳城市建设,减少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护城市环境,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城市发展方向。这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的共识。
低碳城市是指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减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低碳城市正在成为一个世界城市品牌的新亮点和新坐标,在全球范围城市软实力的竞争中发挥着日益关键的作用。低碳城市就是通过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彻底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形成结构优化、循环利用、节能高效的经济体系,形成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终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一、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
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是环境和学。环境和学是以东西方环境思想的精华为研究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研究对象,以“顺时、因地、应变、简约”为技术路径,调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新型综合学科。环境和学是“和学”在环境建设领域的分支学科。和学是研究和谐的学问。和学是科学的新的发展形态,高于科学并包含科学而存在。发展不仅仅是GDP的增加,而是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提升。靠消耗地球资源,破坏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行不通的。发展循环经济(资源—产品—商品—资源)是必由之路。
工业革命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社会发展模式。低碳革命必须采用以主权政府为推动主体,市场为导向的社会发展模式。在这一方面,我国处于优势地位。我国采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政府掌控能力强大,可以办成大事。只要我们集中精力,和谐发展,把握好这次世界低碳革命的发展契机,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多代人的世界强国之梦。
二、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
实现城市的低碳发展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如何实现城市低碳发展是当今急需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城市的低碳发展涉及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各个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能源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是城市系统的输入端,从源头上改变输入能源的基底,加快碳基能源向氢基能源的转变,是实现城市低碳发展的根本;经济结构影响能源消耗,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城市经济低碳发展的重要措施,同时通过发展低碳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也是实现经济低碳发展的关键所在;公众的出行方式、消费方式和居住方式对社会的低碳化有重要影响,鼓励使用公共交通,提倡消费低碳产品,引导居住公共住宅,推动树立能源节约理念,是实现低碳社会的重要举措;低碳技术是实现城市能源、经济、社会低碳的支撑和保障,城市系统终端碳排放的减少依赖于碳捕捉和储存技术的利用。
1.能源发展的低碳化:基底低碳
从基底上改变能源供给,加速从“碳基能源”向“低碳能源”和“氢基能源”转变,将彻底实现城市的低碳和零碳发展。当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煤炭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一转变是相当困难的。煤炭消费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这就要求我们加快研发煤炭制取氢气技术、氢气储存与运输技术、碳中和技术、碳捕获和埋存技术等,实现煤的清洁、安全、高效利用。另外,充分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核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逐步提高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力求实现2020年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15%的目标。
2.经济发展的低碳化:结构低碳
经济结构决定能源的消费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第二产业的能耗强度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影响能源消耗总量和经济能耗强度,第一产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为了降低经济的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我国需要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严格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淘汰落后产能,从结构上实现经济的低碳、高效发展。
3.社会发展的低碳化:方式低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物质和舒适生活的需求也与日俱增。2000年生活消费耗能量为14911.83万吨标准煤,2006年增加为25387.87万吨标准,为2000年的1.7倍。为实现城市的低碳发展,人们要改变以往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通过调整交通方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大容量公共交通的发展可以有效削减未来城市道路交通的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城市建设应推行紧凑的城区格局,让居民徒步或依靠自行车就能方便出行。通过调整消费方式,民众应优先选择低碳产品。每个家庭尽量使用节能电器和节能灯,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尽量不用塑料袋。通过调整居住方式,提倡居住低碳建筑和公共住宅。对于办公楼、宾馆、商场等大型商业建筑,公开其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能源审计,提高大型建筑能效。
4.技术发展的低碳化:支撑低碳
低碳技术是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包括在节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一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部门。低碳技术是实现我国城市低碳发展的核心,是提升未来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摒弃发达国家老路和老的技术模式,实现我国城市跨越式发展的途径。为获得低碳技术,我国城市一方面可以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引进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成本低廉,但往往不能获得国外的核心技术;另一方而,国内通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重点攻关中短期内可以获得较大效益的低碳技术,尤其针对提高重化工行业能耗的新技术。
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经成为世界上的大国。在以低碳城市建设为主要标志的低碳革命大潮中,我国在发展理念、技术手段、经济实力等多方而已经处于世界的前列,我们有条件用好这次难得的历史契机,再通过30年的努力,成为世界强国,复兴中华。
参考文献
[1]周昌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城市环保事业,促进城市建议步伐[J].榆林科技,2006(1)
[2]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齐晔.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6)
[3]杨洁,刘彩霞,孟祥霞[J].唐山市生态城市建设[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
《低碳城市建设的思考》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低碳城市建设的思考
上一篇: 中国城乡差别状况与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下一篇: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施工中应用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