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社会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1-05-27浏览:79次
内容提要:通过对西南民居聚落研究与认识,更好的为今天我们的城市设计服务,使城市更具有地域性,打破城市千篇一律的设计风格,并达到历史文脉的传承。
关键词:西南,聚落,本土文化,设计,影响
在各类建筑史籍和古代建筑籍中,西南民居建筑一直以来都不被作为正史来对待。而且由于“西南”地处我国边疆。在以汉文化为中心“一点四方”观念影响下,相关记述更为鲜见。这种状况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营造学社的努力下才出现转机。与国外地域建筑研究发展历程相似,中国西南地区的地域文化研究也是从聚落中的发居这一最基本单元展开的,在经历了一定时间摸索并受其他学科的影响后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视野逐步扩大,从孤立的单体建筑研究转向了对乡土建筑,聚落的综合研究。然而,若想对这一脉络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知。有必要先明确“西南”的概念。
1.文化学视域下的“西南”
从“西南”的二维区域来看,历来学术界就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区分:狭义“西南”相当于如今的川、滇、黔三省,广义“西南”则还包括藏、桂两地甚至湘、鄂西部的一些地区。现在诸多学者似乎更偏向于以大求全的广义西南概念。但云贵高原和四川广大地区,是在自新石器时代开始,黄河流域中游北方和西北草原、长江流域“三大文化区”板块延伸、碰撞交融下产生的。再经各历史时期的发族流变后,使该地区文化特征呈现多样性、异质性与复杂性的鲜明特征。虽然西藏在地理行政区划分上属西南地区范畴,但由于其民族族群单一、文化特质鲜明,不同于学术研究上的“西南地区”的整体文化多元性、民族族群多样性的特征。故本研究把“西南”的范围定位在含重庆、四川、云南三省一市的地理行政区之内似乎更显合理。
2.西南地区建筑学的民居研究之始
20世纪30年代,以刘敦桢、梁思成、刘致平为代表的中国营造学社就对西南地区的典型住宅进行了西方古典建筑学方法的调查研究。1941年刘敦桢先生完成的《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被公认为开西南也是中国民居研究的先河。在40年代刘敦桢先生在调查了云南、四川两地的大量民实例后。写出了《云南一颗印》,成为我国第一篇研究民居建筑的学术论文。而其后完成的《四川住宅建筑》,在1954年作为一个独立章节汇集入《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虽然该书直到1990年才得以出版,但其将民居研究的重要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后人留下珍贵资料的同时,也引起了全国建筑界的重视。
20世纪80年低以后,西南地区民居的研究得到进发展:1986年云南省设计院编写了《云南民居》;1988朱良文等著有《云南白族民居》;1989年叶启所著的《四川藏族住宅》;1992年王翠兰、陈谋德乐著的《云南民居续篇》;1994年唐璞的《山地住宅建筑》;1996年四川省建设委员会,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会编的《四川民居》2000年季富政所著的《中国羌族建筑》;2004年孙磊章所著的《中国民居研究》(较先前的研究增加了大量篇幅详细介绍西南少数民族住宅建筑);2005年李先逵的《干栏式苗居建筑》;2008年罗德启所著的《贵州民居》以及1994年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有关西南民居的《老房子》书系等。这些西南民居建筑的专著从侧面反映了西南民居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也为该地区地域建筑文化研究奠定了基础,成为这一课题研究的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料。
3.文化学影响下的西南民居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整个学术界掀起了“文化热”思潮。由于西南地区具有从低盆地到高海拔的地里特征,同时又具备多民族聚居的多样性文化特征,使该地区逐步成为我国文化研究的热土,这不仅使我国诸多学者还包含日本在内的国外学者为之痴迷。经过多年探索。西南文化研究的学科范围已从单一文化学研究扩展到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化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研究视域也逐步从基于各省份的“西南观”走向了整体区域的“西南学”。这为建筑学界对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搭建了一个广阔平台。学术界的这种潮流以及西南文化的研究热潮对该地区民居建筑研究也产生深远的影响:1992年斯心直的《西南民族建筑研究》、1997年杨大禹的《云南少数民族住屋——形式与文化研究、杨昌鸣的〈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探折〉、1997年蒋高宸的《云南民族住屋文化》以及贵州省建设厅编著《图像人类学视野中的贵州乡土建筑》(2006)为这一时期的代表论著,虽然这些研究大多以民族学的角度探讨西南少数民族的建筑。但很明显,文化的概念贯穿其研究主线。
4.从民顺到聚落的地域建筑文化研究的内在动因
正是由于“文化热”思潮的影响,使得民居建筑研究很难再满足文化向纵深方向探索的渴求。地域建筑文化研究的触角逐渐伸向民居之外的聚落,而对于民居集合体的聚落而言,其无疑包含更大量、更复杂、更全面的文化信息。因而文化研究本身就成为地域建筑从民居向聚落转向的一个内在动因。
然而仅靠单一的“文化热”并不足以提供这一研究向所需的全部动力,建筑理论自身的发展也不容忽视:自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希腊学者道萨迪斯的《人类聚居学导论》面世以后,“聚落(村庄)属于乡村聚居类型中的复合永久型聚居方式”的概念得以明确,20世纪90年代,吴良镛据此提出了发展“人居环境科学”的系统综合的学科理念,并指出“次建筑从房子的概念延伸到聚居的概念,聚落真正成为”人居环境“建筑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现代建筑的设计实践也成为从民居到聚落研究走向的另一个推动力;住宅是一个家居生活的窨载体然而人类的生活并不仅仅是在家庭中展开的。人与人的交往,家庭与社区的互动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社会属性。现代生活中伴随着信息时代文化传播的加速,当代的建筑也呈现出更为系统化的特征,随之而来的是内部功能空间的越来越复杂,建筑体量也越来越庞大,这促使我们对话现代建筑的审视逐渐超越于以前类似民居建筑的视域,而由于聚落具有更为综合、更为复杂的系统性特征,正吻合了现代建筑功能发展。从近些年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统计显示,自1994年起,我国关于聚落期刊文献数量和关注度迅速上长,可见聚落研究已逐步成为地域建筑文化研究的新走向[!--empirenews.page--]
5.西南聚落文化研究视角的多元化之维
伴随着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深化,西南聚落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逐步寻找新的切入点。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得以展开;早在1985年张兴国的《川东南丘陵地区传统场镇研究》论文就以建筑历史学和人类学的视角,通过实地的调研与系统的思考,对四川传统场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王沪宁的《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1991),对包括四川在内的全国12个省份共15个村落进行调查,其视角是基于传播媒介与村落居民文化心理和行为的专门论述;季富政以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次数十年时间走防过的声镇与民居,汇著成《巴蜀城镇与民居》(2000),其后又陆续编著了《采风乡土——巴蜀城镇与民居续集》(2008)和涵盖诸多学者聚落研究成果的《新视野中的乡土建筑》(2008);蒋高宸所著的《建水古城的历史记忆起源功能象征》(2001)以多学科交叉的视角探讨建水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戴志忠,杨宇振所著的《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2003)侧重民族学、生态学并以超越汉民族文化的视角高度论述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的多样性;毛刚所著的《生态视野——西南高海拔山区聚落与建筑》(2003),通过梳理西南复杂的山地地理空间中各种文化亚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生态观和人文地理观探寻西南高海拔山地聚落与建筑文化的发展脉络。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之后,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已经从单体的民居建筑进入到了人居环境中的聚落研究层面,而且研究的视野也在多学科交叉中不断地扩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诸多研究的角度还相对比较独立,分散的.片段的研究结构仍然比较突出;热衷于聚落历史的考辩和研究方法与研究理论单一的现象仍然占据者这一课题研究的主流。西南聚落是西南各民族生活世界的外在表现,它涵盖者诸多的文化物种,使人很容易迷失于他们相互交错的网络之中。因而建立起一种整体的.系统的研究框架,从而可以更为清晰地梳理各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与其聚落的关联,这对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尤为重要。
6.研究西南地域建筑文化对今天本土建筑的影响
对于今天建筑设计所追求的本土文化和建筑原生态化,西南民居的聚落研究则更为有深远意义。过去只是民居单体的照搬与抄袭,从而造成城市建筑的杂乱和无序。现在随着对西南本地民居聚落的深入研究与认识,把经过历史所认可的建筑文化延承下来并加以发展,把这些成果运用的今天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中去,而不是停留在书本上。
西南地区的一些城市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与实践,诸如云南的西双版纳结合当地的傣族民居群落特点,在城市建设中保持和发展了地域文化特点,从而使城市的功能更有特点和完善。
保持完整的傣族村落
西双版纳的新型村落
云南的丽江束河古镇的开发,则结合纳西古城的规划特点进行设计与建设,从而形成其特有魅力。正是这些城市设计的不断摸索与实践,达到了更好的延续和传承西南本土民居聚落这一人文遗产。
丽江古城
7结语
对西南民居聚落的研究是一个庞杂和长期的过程,只有在不断的研究中认识它。通过梳理、学习和运用,才能使我们的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承。
只有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建设出来的城市与建筑才是最美的,也是最实用的,这是无数次实践中得来的。
《对城市设计乡土文化的思考》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对城市设计乡土文化的思考
下一篇:老年人再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并建议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