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2-09-19浏览:15次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所完成的工程质量好坏,将会严重地影响到企业的日后发展,同时为使用项目工程的业主承担起了安全保障或者埋下了安全隐患。确保和提高建筑质量是建筑界永恒的主题。对质量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已是当今世界的一个显著特点。质量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权益,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因素。建筑业事关人命,质量问题仍将是利益关系人最关心的主题。因此,质量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并对国民经济的提高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
“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质量管理大师戴明(Wil]iamEdwardsDeming)的质量名言说明:只有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严格按照过程管理措施、生产工艺和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如果忽略过程控制,只靠检验,是不可能保证产品质量的。
一、质量管理的定义
IS09000:2000和GB/T19000—2000对“质量管理”的标准定义是:指导和控制组织与质量有关的彼此协调的活动。指导和控制与质量有关的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基建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使得建筑施工队伍和建材生产企业也随之大量发展。但由于对施工质量未能进行有效地控制,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并出现了一批粗制滥造的“豆腐渣”工程,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危害,也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工程质量问题已成为实施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国民经济等重大决策成败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影响质量的因素,如设计、施工工艺、施工机械、施工材料、施工人员、地质环境和天气等。施工时材料的质量差异、施工工艺的改变、天气环境的变化、施工设备的磨损等,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并且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又不能像一些工业产品那样进行拆卸维修,更不能实行“包退包换”。因此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就显得极其重要。
二、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现状
(一)质量管理体制不尽完善
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在旧体制的基础上逐步改革善形成的,还存在着政企不分等情况,因此,由此形成的局部封闭管理和内部监督体系,很难实行严格、公正的质量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
(二)施工企业法律意识淡薄
一些施工企业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弱化,无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在施工过程中随意违反操规程,不按图施工,不按顺序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偷工减料,由此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质量事故频繁发生。
(三)质量管理的劣化
管理不严,有规不循,严重阻碍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进程。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抽样调查,产品质量平均合格率自九十年代以来出现了严重的质量滑坡,下降约十个百分点,此外,经济增长的质量也不佳。不仅远低于日本、韩国而且在东南亚欠发达国家中也属中等水平。特别是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建设的部分大型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水利工程、大型桥梁、防洪提坝暴露出的严重的质量问题,更说明了我国质量管理的劣化。
三、针对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一)努力创造良好施工环境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通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如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水下工程及高空作业等,应拟定季节性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免工程质量受到冻害、干裂、冲刷等的危害。同时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工作场所清洁整齐,施工程序井井有条,为确保质量、安全创造良好条件。
(二)安全文明生产的管理与控制
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是企业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前提。只有安全管理搞好了,建筑企业才能在生产中减少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建筑企业也必须在施工中随时随地重视安全教育,狠抓安全措施的落实,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的发生,促使劳动者把精力、技能和知识充分地集中到保质保量、高效率完成生产任务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质量管理是一套质量管理技术、手段,也一种管理思想、观念和理论。它的初衷是控制产品实物质量,而后发展到通过不断改进来提高质量,再进一步从控制、改进过程和整个质量体系来确保、提高全面质量。但质量管理毕竟是一种管理思想和方法,要是用于企业内部的管理而不是外向的经营。从本质上讲,质量管理属于渐进式的“改良”而不是彻底从头做起的“革命”。它需要企业重新设计,建立新的过程,对现有的组织机构重新评估,精简整顿,撤消合并,裁减人员等建立新的体系,加强管理理念,增强变革魄力,保证产品质量。
(三)建立和完善监理单位的质量监控系统
建立和完善监理单位的质量监控系统,配备相应的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配备所需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以及有关的法规、标准、文件;编制监理大纲和拟定监理细则;进行人员的培训,做好质量监控的各项准备工作。审查施工单位进场人员和施工队伍的技术资质是否符合工程项目施工的要求,经审查认可后才能上岗,对于不合格的人员,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施工单位予以撤换。对于特殊工种(如电焊工、检验工、化验工等)和作业(如潜水作业、高空作业、高电压作业等)及关键的施工工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施丁操作等,还应对其技能进行考核和评审,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在资质的审查中,一般应重点审查施工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资质,质量管理的能力、水平和经验。
(四)加强施工用材料的严格管理
施工用材料是形成建筑物的基础,如果材料不合格,那么用这些材料建成的建筑物一定不合格,甚至会影响整个结构安全或装饰安全。对形成建筑物的各个品种严格把关,避免不合格品混到建筑物中去,是很艰巨的任务,这就需要设计、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各材料供应部门一起来抓。施工单位是建筑材料的直接使用者,从材料员、质检员、具体操作的工人班组和工人到项目经理都要重视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许多企业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时之所以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由于质量管理没有完全结合到企业的整个方针、策略和目标中去,以及质量管理未能结合到整个经营活动中去。
结束语
全面质量管理重在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其核心是以人为本,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提高工作质量,以取得预期的质量结果和经济效益。开展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质量过程控制,极大限度地提高了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是业主的需要,建设市场的需要,更是施工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过程质量控制方法的有效实施,不仅能提高施工单位管理项目的效率及效益,实现项目的各项目标,更能提高其自身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廖品槐,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卢向南项目计划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3]于振凡,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1),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4
[4]苏秦,质量管理与可靠性,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马晨晓,现代质量管理,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
《论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论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