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城市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2-11-20浏览:22次
摘要:在城市建设的实践层面和城市评价的学术研究层面都有很多涵待解决的需要。具体分析了城市居民安全的影响因素,着力于构建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城市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安全,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以安全为本的城市、以经济为本的城市、以人为本的城市三个阶段。古代人们,以城市安全为本,修筑城墙以抵御外来侵略;在以人为本的今天,人们对城市安全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抵御外来者,而是从广义的安全角度要求城市给予居民以安全感。
1、研究背景
我国近年来不断攀升的城市安全事故,其数量之大、伤亡人数之多、经济财产损失程度之深、影响范围之大更是社会关注的聚焦点。华东师范大学危机管理研究所所长陈洁华介绍,每年,我国因安全危机而造成的损失达5000亿元。近年来城市安全事故从出不穷。2008年春季,我国南方发生了50年不遇的罕见的雪灾天气。南方十多个省遭受了50年不遇的持续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受灾人数过亿,并造成电力中断、水管爆裂,十多个机场、众多高速公路关闭,京广铁路主干线和诸多铁路路段及国道停运,导致人员和物资流动阻滞等连锁反应。民政部救灾司2月2日公布的此次雨雪受灾数字:农作物受灾7 200多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30多亿元,因灾死亡60人,紧急转移安置175.9万人,倒塌房屋22.3万间,损害房屋86.2万间。今年,9月27日14时51分,上海地铁10号线发生追尾事故,造成271人受伤。近期城市电梯伤人事故,校车安全事故频发,城市居民没有安全保障和安全关的城市不仅无法带动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甚至可能成为无可挽救的祸源。一串串触摸惊心的数字,带给城市居民诸多关于“我们的城市安全吗?我们安全吗?”的思考和拷问。因此,城市居民安全问题的研究探讨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2、相关定义的界定
人们对城市安全的要求既要求城市在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等有效的抵御能力,并能在环境、社会、人身健康等方面保持一种动态均衡和协调发展,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秩序、舒适生活空间和人身安全。即城市安全包括两方面内容:有效的抵御能力和城市居民生活秩序、空间和人身的安全。也就是说,城市安全应该包括对宏观方面的以城市灾害和抗灾防御能力为评价内容的城市公共安全;以及微观方面的以城市居民生活秩序、空间和人身的安全为评价内容的城市居民安全。
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是以获得居民安全度的定量结果,为城市安全管理、规划提供量化依据为目标。评价中只考虑城市安全事故后果为居民人员伤亡造成影响的事故因素,不考虑对财产造成损失和环境造成破坏程度的事故因素。通过城市居民面临的危险性分析,选择合理的安全评价方法,建立城市居民安全评价体系和方法。而构建合理的城市居民安全指标体系是进行城市居民安全评价的基础。
3、城市居民安全指标体系的建立
3.1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是开展城市居民安全评价的基础和关键,评价指标的全面性与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质量。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反映城市安全现状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情况,必须要以能反映整个系统的危险状态为目的。如果确定的因素太多,就会增加系统指标体系结构的复杂性和评价的高难度性,而且掩盖了关键因素的重要性:反之指标因素确定的过少,则评价过程太过简单粗糙,如此便很难全面地反映系统的客观情况。因此,设计指标体系时要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资料的可获性、可衡量性、可操作性的原则。
3.2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确定一个科学、全面、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保证评价过程合理性、结果可靠性的关键。合理、科学地设计城市居民安全指标体系具有如下意义和作用:
(1)是客观评价城市居民安全现状和发展趋势;
(2)能准确认识城市居民安全的控制方向和方法;
(3)为科学分析城市居民安全的规律提供理论支持;
(4)为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支持,为各级政府和社会提供安全科学决策的依据;
(5)是居民认识城市安全水平的标度。
3. 3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本文从对居民安全产生影响,即对城市居民衣、食、住、行、医安全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建立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并从这五个方面安全出发将社会治安、生活保障、医疗卫生、经济状况、生态环境五个方面内容作为城市居民健康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
(1)社会治安
社会治安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关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作为城市居民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主要从刑事犯罪、治安管理两个指标来考察城市安全。危害城市社会治安秩序的主要破坏力指标这里不仅要从数量方面,而且要从性质方面对违法犯罪案件进行认真评估,这样才能较全面地评价社会治安状况。
刑事犯罪方面,犯罪率、刑事案件的立案率是判断社会治安状况好坏的“晴雨表”,是城市治安考核的重要指标。
治安管理方面,安全的城市监控覆盖率是强化城区安全防范建设,加强城区治安防范力量,有效防范重大案件发生的重要手段。而警力不足是目前我国城市治安的瓶颈之一,适当的警员配置率,合理的破案率从治安管理上体现了社会治安管理能力。
(2)城市生活保障
现代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都对交通、水、电、气、油等高度依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发展的速度使得城市的生命线系统迅速饱和甚至超负荷运行,大大增加了城市脆弱性的同时给居民生活安全带来威胁。完善、稳定的生活供给系统是城市安全的标志,满足城市居民的气、热、水、电、信息、交通等的需要是城市居民安全的前提条件。本文从城市居民对生活的基本需求出发,查找相关指标,建立生活保障的相关指标。将现代生活要求的城市供电、供气、供水、交通、住房、食品的安全作为衡量生活保障安全的指标。在选择三级指标时,从供电、供气、供水、交通、住房、食品的供应数量和质量安全性指标
上反映生活保的安全性。
(3)医疗卫生
健全的医疗保障、合理的卫生防疫水平是城市居民对医疗卫生的基本要求。
拥有与城市人口相匹配的医生数量,足够的医疗保险投保率,宽广的疫情监控覆盖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病床数是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就医前提。城市是人口的聚集区,传染病发生机率大于农村,传染病一旦爆发对城市居民造成身体上的创伤和心理上的恐慌。在城市医疗卫生上将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作为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医疗卫生安全的重要指标。
(4)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要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要素间相互形成的各种生态关系的组合。城市作为一种典型的符合生态系统,其生态环境脆弱,如何改善生态质量、维护生态安全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生态环境对城市居民健康影响主要包括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两个方面。
环境治理方面,环境破坏对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包括水、气、声环境安全造成威胁,而水、气、声、渣各类废物的处理达标情况,都能极好地反映出城市污染控制的现状,以及当前的环境状态。生态建设方面,城区要保障足够的绿化覆盖率、公共绿地面积、好于二级的天数才能在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合理运行的同时,保障居民对生态环境的需求。
(5)经济状况
经济状态不仅仅关系城市和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更能直接反映居民经济状态。
经济富裕状态是城市安全程度的重要基础,也是城市居民安全的重要影响指标。本文在考虑城市居民经济状态指标时,从就业保险、收支状态、分配结构这三方面进行。
就业保险情况安全状态由城市失业率、失业保险率反映出来。正常收支是维持居民正常生活的前提条件,由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财政收入构成,是城市居民经济状况的反映指标。分配结构上主要从居民食品支出占生活支出的比例既恩格尔系数和反映经济财富分配状态的基尼系数体现。
根据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以及思路,结合专家意见,本文将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四层。具体见表1。
表1 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
|
准则层
|
要素层
|
指标层
|
城市居民安全
|
社会治安
|
刑事犯罪
|
犯罪率(%)D111
|
刑事案件立案率(%)D112
|
|||
治安管理
|
重点部位安全监控覆盖率(%)D121
|
||
警员配置(1/万人)D122
|
|||
生活保障
|
城市供电
|
人均供电量(度/月)D211
|
|
供电可靠性(%)D212
|
|||
城市供气
|
燃气普及率(%)D221
|
||
暖气普及率(%)D222
|
|||
城市供水
|
人均生活供水量(吨/月)D231
|
||
自来水普及率(%)D232
|
|||
饮用水水质达标率(%)D233
|
|||
城市交通
|
公交车配置(台/万人)D241
|
||
公共交通分担率(%)D242
|
|||
城市道路面积(m2/人)D243
|
|||
城市住房
|
人均住房建筑面积(m2/人)D251
|
||
危旧棚户房比例(%)D252
|
|||
食品安全
|
食品抽检合格率(%)D261
|
||
口粮供求差率D271
|
|||
医疗卫生
|
医疗保险
|
万人拥有医生数(1/万人)D311
|
|
医疗保险投保率(%)D312
|
|||
卫生防疫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D321
|
||
万人病床(1/万人)D322
|
|||
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D323
|
|||
生态环境
|
环境治理
|
污水废水排放达标率(%)D411
|
|
废气排放达标率(%)D412
|
|||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分贝)D413
|
|||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D414
|
|||
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D415
|
|||
生态建设
|
城区绿化覆盖率(%)D421
|
||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D422
|
|||
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天/年)D423
|
|||
经济状况
|
就业保险
|
城镇登记失业率(%)D511
|
|
失业保险率(%)D512
|
|||
正常收支
|
人均GDP(元/人)D521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D522
|
|||
人均财政收入(元/人)D523
|
|||
分配结构
|
恩格尔系数D531
|
||
基尼系数D532
|
4、结语
本论文通过对城市安全内容的分析,提出了城市安全包含了城市公共安全和城市居民安全两个方面内容,并通过对城市居民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了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城市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支持,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参 考 文 献
【1】 童林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保障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1999,(6):1—6.
【2】 吴庆洲.21世纪中国城市灾害及城市安全战略[J].规划师, 2002(1): 12.
【3】 郑杭生.中国转型时期的社会安全隐患与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4(2):4.
【4】 高峰.宜居城市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2005.
【5】 修春亮等.针对突发灾害:大城市的人居安全及其政策[J].人文地理,2003.18卷
【6】王莲芬,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8
《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上一篇: 中国城乡差别状况与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