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文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4-06-13浏览:16次
论文摘要:“阅读”指的是人们用眼睛来接触文字材料,在看的过程中可以伴有声音这样的事件。读书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从先秦到现代,读的材料和方式都在发生变化,在不同的时期,表达这一概念的词汇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阅读,概念场,诗文经书
引言
阅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内容,“阅读”类词汇从先秦到现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利用“概念场”理论,考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阅读”类词汇的语言面貌及其使用特征。
现代语义学为我们提供的“语义场”理论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为词汇史研究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认知语言学将这种语言的系统性与概念结构相结合,进一步提出了“概念场”这一术语[1]。在汉语中,一个独立的概念场由一组词来覆盖,这组词在语义和功能上相互排斥互补。本文采用“概念场”的理论,立足于描述“阅读”类词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共时的词汇系统,探究这些词汇在应用中的特征。
一利用“V+N”的格式描述“阅读”类词汇
“阅读”指的是人们用眼睛来接触文字材料,在看的过程中可以伴有声音这样的事件。读书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从先秦到现代,读的材料和方式都在发生变化,在不同的时期,表达这一概念的词汇也有所不同。蒋绍愚先生在《白居易诗中与口有关的动词》对“歌、唱、吟、嘲、诵、读”等6个词从六朝到五代及至唐朝的变化作了描写和分析[2]。蒋绍愚先生认为,“嘲”在白居易诗中有“吟咏”义,这和它在六朝时期只能表“嘲谑”义是不同的。通过蒋老师的分析可以看出,“读”和“看”从六朝时期起的《世说新语》到唐朝时期的诗歌中表现了明显的竞争关系。吕东兰在《从〈史记〉、〈金瓶梅〉等看汉语“观看”语义场的历史演变》中考察了34个表“观看”义的单音词的历时演变[3],在其分析中,“看”和“阅”表“阅读”义的用法出现得较晚,从其调查的文献来看,“看”在《世说新语》中能支配文字材料,而“阅”则在杜诗中才有了“阅读”义的产生。此外,还有梁光华(1998)、蒋晓薇(2007)等对《世说新语》中“看”字的意义进行了探讨[4-5]。可见,“看”的兴起不仅影响了“观看”类词汇的语义分布,也对“阅读”类词的分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此,我们将这个时期分为魏晋时期和六朝时期两个部分来分别讨论“看”在《世说新语》中是如何进入“阅读”类词汇系统的。
通过文献调查我们看出,这类词所支配的宾语在一个时期常常较为固定,从支配的宾语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该词在词汇场中的地位的变化;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其支配的宾语来考察其语义特征,所以我们采用“V+N”的格式来描写本概念场的词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言事实及其面貌来源。
我们调查了魏晋时期的《抱朴子》、《三国志》、《生经》、《六度集经》、《搜神记》、《水经注》等几部文献,发现这个时期能够进入“V+诗文经书”的词汇有“读”、“吟”、“咏”、“诵”、“讽”、“观”、“览” 7个词。
从语料来看,这7个词在搭配上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七个动词在搭配上的分布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这七个词的活动能力由强至弱依次为:读>诵>咏、览>观>讽>吟,其中“读”的义域最广,可以支配我们所列举的所有的宾语。从调查文献来看,这些词都可以支配诗文经书,但是强调的重点不同。“诵、吟、咏、讽”强调的是口部的动作,一般要发出声音。“观、览”强调的是眼部动作,一般不发出声音。“读”既可以表示发出声音的“读”,也可以表示单纯的“看”。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些词可以分为两个大类,在语义上相互补充。此外,这些词除了“读”这一中心意义外,还有其它的附加意义,我们将在下文中探讨其具体的附加意义。
为了能够量化地考察分析其历时演变情况,我们从以下几种典型的搭配来看它们在语义和用法上的分布情况。
(一) V+书
在魏晋时期,能够进入“V+书”这一格式的词汇有读、诵、览三个词。《说文·言部》:“读,诵书也;诵,讽也”。在V+书这一搭配中,“读+书”的用例最多,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泛指“读书”,这里的“书”是泛指表示所有的书,“读书”是一种爱好或者长期的行为。如:(1)《三国志·魏书·袁张涼国田王邴管传》:“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也。好读书,善击剑”(2)《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2)指“读书”这一具体的行为动作,动作性较强。如:(3)《搜神记》卷十八:“向者有一书生,在此读书。”(4)《搜神记》卷二十:“一夕三更,宝读书未卧。”
从以上用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读+书”这一用法中,“读书”一般都是连用,中间不加其它的成分。而“览+书”中,“书”前常有附加成分。如:(5)《三国志·吴志·张顾诸葛步传》:“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6)《抱朴子·内篇·金丹》:“余考览养性之书。”(7)《抱朴子·内篇·杂应》:“然历览诸方书。”
另外,“览”支配“书”时,“书”还可以宾语前置,如:(8)《三国志·蜀志·孟光传》:“博物识古,无书不览,尤锐意三史,长于汉家旧典。”
“诵+书”只出现了两例,特指在具体的行为动作中,阅读的时间持续得很长,如:
(9) 《搜神记》卷十八:“遂住廨舍,乃端坐诵书,良久乃休。”(10) 《搜神记》卷十八:“于是书生密便诵书至明,不敢寐。”
在V+书这种用法中,从搭配上看,“读书”之间一般不能加入其它的成分,既可以表示泛指,也可表示特指。表示特指的时候,“读”和“诵”是一组,有“认真读、仔细读”的含义在里面,并且“读”的动作性较强,而“诵”是一种持续的状态。在表达泛指的时候,“读”和“览”是一组。“览+书”之间需加入修饰成分,一般不直接连用,常常表示表示阅读某一类书籍。在语义上,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发现,“读”和“览”都可以表示泛读,而“读书”往往表示一种志趣或爱好,“览书”所突出的是读书之众,表达的是见识的广博。
(二) V+诗
能够支配“诗”的动词有读、咏这两个词,其中“咏”是这一用法的主要分布, “读”支配“诗”时,宾语除“诗”以外还有其它的对象,表达泛读的意义,有时和“诵”组合成词,如:(11)《三国志·魏志·任城陈萧王传》:“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12)《三国志·魏志·陈思王传》:“年十岁馀,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咏”支配“诗”时,中间常有附加成分修饰“诗”,如:(13)《三国志·吴志·步骘传》:“故舜命九贤,则无所用心,弹五弦之琴,咏南风之诗,不下堂庙而天下治也。”
“咏”常常和“歌”组合成词或者对举使用,如:(14)《三国志·魏志·袁张涼国田王邴管传》:“乃援琴歌咏,作诗二篇,旬日而卒,时年一百五岁。”(15)《三国志·魏志·方技传》:“时散郎邓静、尹齐善咏雅乐。” (16)《三国志·吴志·是仪胡综传》:“英雄俊杰,上达之士,莫不心歌腹咏,乐在归附者也。”
从以上用例可以看出,“咏”有“歌”义,表示有节奏地诵读。《说文解字·言部》:“咏,歌也。”
“咏”可以和“吟”组合成词,一起支配“诗书”,表达的也是泛读的意义,如:(17)《三国志·魏志·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吟咏诗书,不改其乐。”
“吟”在这个时期一般不能单用,常常和别的动词组合成词,除了上面所列的一例以外,“吟”和其它动词组成的合成词一般不支配宾语,如:(18)《三国志·蜀志·彭羕传》:“枕石漱流,吟咏缊袍,偃息于仁义之途。”(19)《抱朴子·畅玄》:“吟啸苍崖之闲,而万物化为尘氛。”
由此可见,在这个时期,“吟”作为更早的语言系统的遗留成分而存在,只能和其它的动词组合成词,且一般不支配宾语。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咏”是这个时期支配“诗”的主要动词,其语义特征是有节奏地诵读。
(三) V+经
“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重要的诵读内容,现在所说的“念经”在这个时期有以下几种说法:读经、读佛经、诵经、讽诵(经法)等。“经”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传统经典著作;二是专指佛经。支配“经”的动词有“读”、“讽”、“诵”3个词。其中“读”4例,“讽”8例,“诵”11例。
当“经”专指佛经时,由“读”支配时,“佛经”不能省略为“经”;“读经”表示的是读经典著作,如:(20)《三国志·魏志·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有姿仪,大音声,侯太守器之,以女妻焉,遣诣涿郡卢植读经。”(21)《三国志·吴志·刘繇传》:“悉课读佛经,令界内及旁郡人有好佛者听受道,复其它役以招致之,由此远近前后至者五千余人户。”
“诵经”则可以表示读佛经,如:(22)《抱朴子·内篇·畅玄》:“但暗诵此经,而不得要道,直为徒劳耳,又况不及者乎?” (23)《抱朴子·内篇·登涉》:“ 后郅伯夷者过之宿,明灯烛而坐诵经。”(24)《六度集经》卷三:“诵经论道口无四恶。诸毒歇尽。”
“讽”和“诵”常常组合在一起使用,省略宾语,表达诵经念佛的意义。“讽”和“诵”在句中是并列结构,有组合成词的倾向,但结合并不紧密。“讽诵”一词只出现在佛经文献中,用例如下:(25)《六度集经》卷六:“佛告诸弟子。当勤精进听闻讽诵。莫得懈怠阴盖所覆。”(26)《六度集经》卷八:“日三讽诵:‘孝顺父母,敬奉耆年,尊戴息心。’”
(四) V+经传典籍
我们将“坟典、经传、群籍”等统称为“经传典籍”。能够支配经传典籍的动词有“观”和“览”。 《说文·见部》:“览,观也。”《说文·见部》:“观,谛视也。”
从语义上看,“观+经传典籍”后往往会对所观的内容加以评价,强调的是“观后”的看法。如:(27)《抱朴子·卷十九》:“先生既穷观坟典,又兼综奇秘,不审道书,凡有几卷,愿告篇目。”(28)《三国志·魏志·三少帝纪》:“臣窃观经传,圣人行事不能无失,是以尧失之四凶,周公失之二叔,仲尼失之宰予。”晋·陈寿《三国志》-卷四·魏书四/武英殿本
“观”的典型用例是和“可”组合后对诗文进行评价,如:(29)《三国志·魏志·刘劭传》:“袭友人山阳仲长统,汉末为尚书郎,早卒。着昌言,词佳可观省。”(30)《三国志·魏志·诸葛亮传》:“亮言教书奏多可观,别为一集。”
“观”也可直接支配宾语,在语境上看,后面也往往对所观之作会有一番评价,如:(31)《三国志·魏志·辛毗杨阜高堂隆传》:“书奏,帝览焉,谓中书监、令曰:‘观隆此奏,使朕惧哉!’”
由以上用例可以看出,“观”在语义上强调的是有目的地看,从“观”的宾语来看,“观”既可以表示泛读,也可以表示具体地读。
在用例的分布上,“览”是“V+经传典籍”这一格式中的主要分布,“览”前常有状语来修饰这一动作,这些状语往往也体现的是阅读的广博,如:(32)《三国志·蜀志·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子忠,亦博览经学,有敏风,与尚书向充等并能协赞大将军姜维。” (33)《三国志·蜀志·张严程阚薛传》:“追师论讲,究览群籍,兼通历数,由是显名。”(34)《抱朴子·内篇·论仙》:“魏文帝穷览洽闻,自呼于物无所不经。”
“览”常常出现在“无……不……”的双重否定结构中,来体现读书的广博,如:(35)《三国志·蜀志·孟光传》:“博物识古,无书不览,尤锐意三史,长于汉家旧典。”(36)《三国志·蜀志·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第十二》:“撰具传其业,又从默讲论义理,五经、诸子,无不该览,加博好技艺,算术、卜数、医药、弓弩、机械之巧,皆致思焉。”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语义上“观”强调的是有目的地读,读后会有所评价,而“览”强调的是阅读的广博。
二 结论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魏晋时期,表达“阅读”这一概念场的词汇有读、咏、诵、观、览这5个词,“吟”和“讽”只能和概念场中的其它的词组合成词,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支配宾语。“读”作为这一系统的核心词汇,义域最为广泛,既可以表示眼部动作,也可表示口部加眼部的动作,所以它可以支配所列举的所有宾语,但是这个词不能表现出动作的特点,只能表达一般的“读”。 在特定的场合,另外的6个词能够更加准确和传神得体现这一动作的特殊意义。从数据统计来看,这六个词在搭配上魏晋时期的格局是:读+书;咏+诗;诵+经;观+经传典籍;览+经传典籍。当它们支配相同的宾语时,在语义上是相互区别的:“读”既能表达泛指的“读书”的意义,又能表达具体的“读书”的动作,但并不特别强调要发出声音;“诵”强调的是动作的持续,指的是一种状态,一般要发出声音;而“咏”强调有节奏地诵读,“吟”则只能作为更早的文言的保留,和其它地动词组合成词。“观”的语义特点是强调读后的结果,其后往往会对所读的内容有所评价,“览”的语义特点是阅读的广博。
参考文献
[1] 谭代龙.义净译经身体运动概念场词汇系统及其演变研究[M].第一版,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120-125.
[2] 蒋绍愚.白居易诗中与口有关的动词[J].语言研究,1993,1,9-10
[3] 梁光华.《世说新语》“看”字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8,1,4-8
[4] 吕东兰.从《史记》、《金瓶梅》等看汉语“观看”语义场的历史演变[M].语言学论丛第21辑.1998,北京,商务印书馆.
[5] 蒋晓薇.《世说新语》“一般地看”同义语义场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94-95.
[6] 汪维辉.《周氏冥通记》词汇研究[J].汉语史学报,2000,4,152-177.
[7] 蒋绍愚.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M].第一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78-81.
[8]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50-55.
《发表论文简析魏晋南北朝“阅读”类词汇的发展及对现代的影响》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