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环境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4-06-25浏览:20次
论文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所以聚落的位置也就必须有水源保证。在我国广大的干早半干旱地区,聚落的分布与水源的关系显而易见,即使在我国东南部季风地区,聚落分布也明显受到用水的影响。
引言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自然环境对人类数量和分布范围的制约性,影响到一定地域范围内乡村聚落的规模、密度,也影响到农村聚落的分布范围。人类扩散到新的区域后,总是首先选择气侯适宜、阳光充足、水源可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地方,而且通过聚落的整体形态直观地体现聚落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关系。自然环境不仅影响农村聚落位置、规模、形态、分布,对建筑形式的影响也比较巨大。乡村聚落的位置、规模、形态、分布,与地形、河流的关系非常密切,而对于屋宇型式及结构,则气侯因素更应受到重视。
气候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气候对乡村聚落的影响是非常显着的。由于各地降水量大小的区别很大,在农村中反映很突出,也明显地影响房屋的建筑形式。一般说来,降雨量多的地方的屋顶坡度就大,方便泄水。而在气侯特别干旱的地区,屋顶甚至全都是平的,为的是可以用来曝晒粮食。我国东北南部辽河流域和辽西走廊的农村住宅与它相邻的冀东一样,房屋较低矮,屋顶边上略具圆弧形而中央平坦。而到东北的东部和北部地区,降水增多,大部在700mm左右,在长白山地的东南侧可以达到1000mm左右,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进入很湿润地区,农村住宅的形式也转变为人字形两面坡式的尖顶,房屋的高度也增大。我国青海地区全省霜期较长,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面积超过总面积的50%,总的热量条件比较差,适宜发展种植业的面积很有限,因此大部分地区只有因地制宜地发展畜牧业,除了东部农业区和柴达木盆地无霜期70~200d外,一般无霜期在30~150d,牧区好多地方无绝对无霜期。气温日差较大,雨热同季,相对湿度小,平均风速较大等对农牧业的发展是有利的条件;但是干旱、多霜冻,大风,冰雹等,是对农牧业发展极为不利的自然条件。这也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绝大多数是游牧民族的原因了,由于生活的生态环境的原因,决定了他们的乡村聚落是“随畜牧而转移”“鞍马为居,射猎为业”;羌族地区也是“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所居无常,依随水草”。气候环境的特点使得牧民们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为了适应随季节而迁徙的需要,游牧民族中大都过着游牧或半定居的生活,居住着种类繁多的帐篷,它们的共同点是由毛编织成的篷顶和墙,有木支柱和拉索,平面为方形,帐篷的骨架本身不能独立站立,需靠帐顶的重量来保持它的直立。骨架由中心及旁边辅助的圆柱组成,平面盖着帐顶,由拉索拉住。帐顶和帐壁都由条形羊毛织物缝制而成,虽然下雨会膨胀,但是有防水的功能。帐篷是具有流动性的,也是游牧民族乡村聚落的一大特色[4]。我国北方的农村住宅,北面的窗户很小,甚至北面不开窗户,有些地方采用单斜式屋顶,南面有门、窗,北面是一堵密封的墙,在风沙较大的西北地区尤其如此,在内蒙古河套、甘肃、青海、陕西等省,均可见到。青海柴达木盆地出现的新城镇—茫崖,就有许多这种住宅[5]。在我国东北和华北以及塔里木盆地地方,为了适应季风地区夏季较炎热的气候特点,农村房屋的北面常开一个小窗或小洞;在冬季,则把北窗洞堵塞住,甚至再在外面堆上一排高粱、玉米秆一类的柴火,用来防止北风吹。到夏天,堵塞物取掉就能对流通风。对于房屋的南面,则无论是内蒙古或西北地区,南窗都特别大,许多房屋在朝南的方向上,除了屋门以外,有建造在半堵墙上的整排窗户,冬天的阳光照满屋内。但在南方的广东、广西省,农村房屋的窗户却不宽大,有时甚至是很小的,因为小的窗户能防止灼热的阳光所产生的热辐射。我们进一步去观察住宅内部,还可以发现东北的住宅,屋檐低,门也矮,有的房间,室内比门框及街道都低一些,这些都有利于冬季的保暖;而内部的炕灶布置与火墙等结构也和气候密切相关[6]。聚落房屋形式受风沙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在我国北方农村广泛流行的四合院,是为了防避风的原因之一。在河西走廊的武威市一带,住宅外围以高大的土墙,很厚,均为夯土筑成,墙高有的可达4m左右,住房修建在城堡似的院落内。这种结构不但是为了防卫和安全,而是因为高厚的围墙可以有效地对付风雪和狂暴的风沙。这就是乡村聚落营造为了去适应环境的表现[7]。
地形地貌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山地和平原的接触地带或山坡与冲积扇的接触地区,常常成为农村聚落的集中地。这与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尽量节省平地用来耕作的思想有关。在全国各地,几乎都是如此。在我国东部冲积平原的低山丘陵,村落常分布在山麓冲积平原与山体交界处;在我国西南,聚落分布也并非集中在平坝和河川两岸,多数房屋集中于山麓阶地;在我国东南沿海岛屿,住宅尽量不去占用平地是营建聚落的重要原则,因为平原面积很有限,这些岛屿上的大小村镇几乎都位于平原和山地的接触之处。山区的住宅,多用石料建筑,就地取材,形成一种特有的聚落外观。这在全国各地山区都可以看到,有的山区的住宅用石料,建筑出高大的石质门楼,如东南沿海山区;有的山区住宅基至连屋顶的覆盖材料也用石板,用薄层的板岩敲制成整齐的方块叠置铺放在屋顶上,从北京到八达岭的沿途可以看到这种农村住宅,在贵州的高原上也可找到相似的房屋。事实上,在有板岩分布的地区,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在山区的居民,多依山而居,建筑居民点,高矮参差,形成山村或山区集镇,这种形式的农村聚落主要分布在山地面积广大而人口又较稠密的地区,尤以西南3省为最常见。在那里,山间谷地面积狭小,绝大部分用作耕地,多数耕地是利用山坡开垦出来的层层梯田,村镇多分布在山坡靠近水源的地方,集镇的街道也依山势高低而上下延展。在有平原包围的孤立山丘地区,人们生产生活的中心都在平原,山内常常成为无聚落的空白地方。聚落多分布在山麓,依山傍田,忙时耕作,闲时搞些林副业收人。因此在聚落分布形式上,成为一种特有的环山聚落。东西洞庭山的环山聚落最清楚,村落之间在许多地段已首尾相接,不算延绵在山麓冲积平原之上。在江南丘陵一带,山丘延绵,其间有较大的谷地和山间盆地,聚落多分布在这些地带。而真正的山地则是竹木生产基地或灌木丛生的荒山或半荒山。在地广人稀的我国东北各省山区,村落也大多集中分布在谷地和盆地。平原。在低洼平原地区,乡村聚落的分布常受制于洪水威胁这一因素[8-9]。易受水淹的河流两岸,湖滨滩地或盆地中心洼地,往往成为聚落空白地区。如黑龙江省穆棱河流域,河流两岸低地是没有居民点的。因为7-8月的暴雨会造成洪水。所以,村镇分布主要在山前漫岗的倾斜平原上,那里地势平缓,略有起伏,坡度多在1°~3°,也是农田集中的地段,又不受洪水威胁。所以地势也是影响乡村聚落分布的主要原因。
水资源分布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众所周知,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所以聚落的位置也就必须有水源保证。在我国广大的干早半干旱地区,聚落的分布与水源的关系显而易见,即使在我国东南部季风地区,聚落分布也明显受到用水的影响。一般来说,在水资源丰富的江南平原,居民取得生活用水很方便,聚落可以十分分散。华北平原,河道稀少,居民点则大而集中,密度稀。在江南的丘陵山区,除个别孤单小村外,一般村落都分布在山麓和开阔的河谷平原。这与居民用水和接近耕作地区有关。山上的孤村或过去的寺院也多建筑在泉水出露处。乡村聚落对水的依赖性还表现在聚落在沿河的发展。如江南的集镇,面街背河,条石筑的河岸,大量的石料码头,洗涤饮用都是河水,虽不卫生却很方便,船只还可以把货物直接运到街边的码头下,沿河都是人家是当地聚落的形态[10]。
小结
历史进程表明,乡村聚落与环境系统的关系在演变过程中,每一种结构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特征,也有其局限性,以及它所作用的自然资源对满足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需求限制.聚居活动的历史足迹表明:在先民的自觉不自觉的农村聚落的营建过程中,实际上进行着包括从自然环境到社会组织,从生产活动到生活功能,从建筑材料到结构、空间形象,从普通的营建劳动到深层理念的在内的一次整体思维和综合地认识和实践,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基点在于求得人与自然在发展中的和谐,以及物质文明与环境优化在发展中的同步。研究并挖掘潜藏在传统乡村聚落中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经久不衰的营建手段,并非是回到那个已成为历史的模式,而是发扬传统聚落中所体现的自然环境与人和谐统一的理念,不断创新,创造出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关系基础上的新农村景观。
《论文范文浅谈当下乡村聚居于自然环境结合管理制度》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论文范文浅谈当下乡村聚居于自然环境结合管理制度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