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学术出版,国际教著,国际期刊,SCI,SSCI,EI,SCOPUS,A&HCI等高端学术咨询
来源:职称驿站所属分类:历史论文 发布时间:2018-10-12浏览:69次
安代中的“安代舞”是蒙古族舞蹈艺术中历史最久保存最完好的舞蹈, 被称为蒙古舞蹈的“活化石”.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安代”以“驱魔治病”为目的, 以歌、舞、诗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作为治疗手段。新中国成立后“安代舞”从传统安代的桎梏中脱离出来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项目。后来经文艺工作者的不断创新加工, 逐渐的走向舞台被人们熟知。
《西部》(双月刊)创刊于1956年,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本刊曾扶植出染晓声、张承志、唐栋、杨牧、周涛、章德益、赵光鸣等在中国文坛熠熠发光的蓍名作家、诗人。《西部》是一份具有权威性、多功能的综合媒体,并架起了西部与内地、沿海、海外往来的金桥。主要栏目:西部热土、西部畅游、西部文坛、西部艺苑、西部人生、西部纪实、西部史话、专版平台。
一、传统安代中的“安代舞”
“安代”发源于科尔沁草原, 流传于哲里木盟库伦旗 (今通辽市) 和辽宁阜新蒙古自治县等地。传统安代是一种治疗形式, 以“驱魔治病”为目的, 以歌舞作为治疗手段, 其中又与原始宗教萨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50年代后期将安代分为“传统安代”和“新安代 (安代舞) ”两种, 新安代是传统安代社会发展的演变, 是以娱乐为目的并且具有审美性的歌舞艺术, 是蒙古族舞蹈艺术形式中保存最完好历史最久的舞蹈。主要因为科尔沁草原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着很大的优势。科尔沁处于东北草原, 藏传佛教从西南向东北传入, 传到科尔沁的时间比较晚, 给科尔沁草原“博” (萨满教中的主事者, 在蒙语中男性称“博”;女性称“渥都干”) 延续其影响提供了充足的时空条件。因此传统安代中的“安代舞”也保存的很完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 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 安代舞形成了独立的个体, 终于从“驱魔治病”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成为了人们喜爱的娱乐形式, 加上研究“安代”专业和业余者的加工美化不断充实, 使“安代舞”表演形式多样动作丰富, 从而走向了艺术舞台被人们熟知。
传统安代中的“安代舞”动作形态具有“顺势”的动律特点, 动作十分单一, 只有跺、踏、甩等几个简单的动作元素, 并不具有规范性。普列汉诺夫曾说过:“从历史角度说, 以有意识的实用观点来看待事物, 往往先于审美观点来看待事物。”传统安代是以“驱魔治病”为目的, 以舞蹈形式作为治疗方法, 都是以实用观点出发。在举行“安代”仪式之前人们也不需要学动作, 只要加入时合着大家跺踏的节拍, 甩着蒙古袍子即可。因此动作形态十分的古朴、单一。经过五十年代, 六十年代的搜集整理, 基本公认的原始动作形态只有四个:“上下甩巾踏步 (单手) ”、“甩巾大八字重踏步”、“甩巾行进踏步”、“阿拉坦苏日古拉 (众人拉手围圆舞蹈) ”.但主事者博就与众不同了, 他的动作形态即兴发挥随意多变, 安代舞中一些甩头、摆臀、扭腰的很多夸张性的动作都是来源于“博”的动作。有在举行仪式中驱赶病魔做“十字步”、“碎步”的钹舞, 脚下做跳跃动作, 手持法器“铃鞭”做甩和抽打动作唤醒病女的“铃鞭舞”等。总之, “博”的动作形态, 以舞蹈的视角出发, 在“传统安代”中还是比较丰富的。
二、“新安代”中的舞蹈形态
新中国成立后, 生产力和医疗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安代舞也从“传统安代”中剥离出来。安代“博”成为了民间艺人, 安代也成为了真正的舞蹈艺术。置于早期安代场子中央的木杆或断车轴不见了, 因此人们不再面向圆心围着圆圈跳舞了。安代的道具由以前的铃鞭、毛巾、裙襟发展成了红色的绸巾 (现今发展成为黄、绿、粉等多种颜色) .“安代舞”成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自娱形式。
经过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的不断努力, 深入实地向老艺人拜师学艺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原始资料, 并对其加工整理。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方法把“安代舞”的动作形态予以提炼加工。将“传统安代”躬着身子跺脚、低着脑袋甩手, 略显俗气的动作进行加工美化。表演时不再躬着身子, 直起了腰板。还出现了“摆巾走步”、“绕巾横走步”、“绕巾小滑步、”等新的动作形态。还借鉴了蒙古族其它舞蹈动作如:“马步”、“驼步”、“碎肩”、“抖肩”和汉族“弹跳”、“飞脚”、“劈叉”、“旋子”等高难度舞蹈动作, 对它们进行改造加工, 使“安代舞”由原来的古朴、单一的动作形态变得丰富起来。还根据性别特征编创动作, 如可以体现男性精神饱满、刚劲有力, 手部多以甩巾、绕巾为主, 脚下配以跳跃动作的:甩巾吸腿跳、甩巾蜷曲跳、绕巾踏步、绕巾大横步等。还有体现女性轻柔端庄, 又不失“安代舞”稳、准、敏等审美特征的动作;其手部多以绕巾、摆巾为主, 脚部多以滑步、走步的:摆巾横走步、摆巾小滑步、绕巾上步转等动作。还有刚柔并济男女进行对舞的动作如:绕巾小跑步、绕巾跳转、甩巾交替蹲、摆巾大滑步等。在继承方面沿用了传统安代“的动律特征-”顺势动律“并对其升华, 贯穿了”安代舞“的始终。如:右手右脚同一节拍抬起重落的”踏步“动作。随着节奏头部左右摇晃身子顺势摆动, 脚下踮起脚尖向前行走的”走步“动作。右腿向外迈的同时右手外甩, 左手左脚顺着右旋的”旋转“动作。以及跑圆场”跳跃“动作和”对打“动作, 无不体现”顺势“的动律特征。”顺势动律“基本特点, 一是舞动幅度大, 二是步法开, 三是彰显动作的爆发力。这样加上手部持巾动作, 配合脚下跺踏等动作, 就显得粗犷而大气, 灵动而端庄了。可见”顺势动律“就是”安代舞“的标志, 可以说如果离开这个动律就不是”安代舞“了。
三、安代舞的舞台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分析
从上世纪50年代后, 安代舞摆脱旧俗的桎梏形成了具有典型特征的民俗活动。文艺工作者不断进行着审美升华的努力并使之走向舞台。再加上研究者深入实地, 对传统安代进行搜集整理和舞蹈编导们不断的汲取民间养分并大胆创新实践, 使安代舞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从1957年额尔敦巴拉老艺人把”安代“作为歌舞艺术节目搬上舞台后, 受到大家的关注。大批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实地考察, 向老艺人拜师学艺, 学习”安代“的歌舞艺术。自1957年以后, ”安代舞“就像雨后的”春笋“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里。1958年额尔敦巴拉老艺人将”安代舞“跳到了北京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1959年8月”安代舞“走出国外, 受蒙古国邀请参加”中蒙友好岁月“, 并表演了《安代舞》。60年代出现了代表性的表演形式, 从多人跳安代舞缩减成了双人安代舞《喜讯》。90年代编创了大型歌舞剧《安代之歌》, 这一切都为安代的流传发展打下基础, 起到了促进作用。
其实现今的”安代舞“的发展状况还是不容乐观的。随着时间推移以额尔敦巴拉为代表一代民间艺人的去世, 具有原生态味道的”安代“唱词和经典舞姿也渐渐失传。要想”安代“文化得以延续繁荣健康的发展, 就应该注入新鲜的”血液“!首先需要加强”安代舞“理论基础建设, 培养出有扎实功底的舞蹈理论人才, 让他们对原生态”安代“舞蹈文化不断的挖掘整理。这样才能及时提供资料, 给舞蹈编导们提供既系统丰富又有价值的素材。进行理论与实践完美的交接, 才能够创作出既优秀专业又可以普及的”安代“文化, 让观众有共同的心理认可的创作, 其次对于安代舞研究者应该进行深入的思考, 安代文化核心究竟是什么。只有抓住精髓, 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安代舞才能有延续性的发展。
笔者在翻阅资料探究”安代“起源时发现, 不论是以故事传说作为起源, 还是以其他学科角度进行探索起源, 其安代活动的引发都有一个共同文化现象即:人文关怀。参与者的一起进行歌舞, 都是帮助病人康复的治疗手段。希望病者早日康复是参与者的”集体愿望“.病人从中获得了心理慰籍, 因此及利于患有心理疾病的病人好转。所以笔者认为传统安代中”人文关怀“文化现象, 是当今社会所缺少的, 如果把”人文关怀“引入当今”安代舞“的题材, 亦或许作为安代舞独特的形式内容是否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可仍需要去实践证明。
四、总结
”安代“文化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它独特形式、独特内容、独特的作用, 得以生存发展。要想让蒙古族的”安代舞“原汁原味, 又不失去新时代的特色, 就应该在加强对原生态”安代“文化的保护。就像一棵树, 要想枝繁叶茂, 必然有很强大的根系。经过研究者的努力, 编创者的不断创新相信在未来”安代“文化会一直生生不息、”安代舞“必将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包妮娜。《安代舞的传统形态及传承》[D].中央民族大学, 2011年4月。
[2]白翠英。《安代研究四十年》[C].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9年11月。
[3]章虹。《蒙古族舞蹈安代新论》[C].《蒙古族舞蹈艺术》第二辑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9年9月。
[4]巴音桑。《神奇的安代》[C].《蒙古舞蹈艺术》第二辑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9年9月。
[5]乌恩张勇。《试谈”安代舞“的流传和发展》[C].《蒙古舞蹈艺术艺术》第二辑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9年9月。
[6]朴永光。《试探蒙古舞之原型与变异》[C].《蒙古舞蹈艺术艺术》第二辑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9年9月。
[7]巴·苏和。《安代文化研究集成》[C].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9年7月。
《安代舞的舞台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分析》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安代舞的舞台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分析
下一篇:民国时期南京中央政治区的规划建设
扫码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码加好友
职称驿站 www.zhichengyz.com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冀ICP备16002873号-3